在選擇1檔ETF的時候,有很多重要需要考量的因素,像是追蹤指數、費用率、持有標的、追蹤能力、折溢價、買賣價差、發行公司等...,但也有很多不太重要或完全無意義的因素,如果在投資ETF時,被這些因素影響了選擇,反而可能是有害的。
本文即探討曾看過有人用來選ETF,但其實為不應該特別重視7項指標、因素。
指標1》ETF價格高低
不少人把市值價格高低當作選擇ETF的條件之一,有2種情況:
第1種是認為如果ETF的價格太高,代表現在在高點,不適合買進;反之價格便宜的ETF適合買進,期望容易漲上去。但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ETF的初始發行價格、發行時間長短、配息多少、追蹤指數過去績效,以及是否有分割合併等等,都會影響ETF的現在價格高低,跟現在ETF是貴或便宜沒有太大的關係。
更甚者,如果你買的是高費用的、主動操作的,或是如槓反、期貨等帶有類似「自動扣血機制」的ETF,不要以為當下價格低就代表以後一定會漲回去,那都是不切實際的期望。
第2種是覺得,價格低比較親民,適合小資族買進,價格高則只適合較有錢的人買。
首先,如果是買美國或英國等地的ETF,可以一次買1股,因此一股大多情況不容易高到小資族不易買進,所以不太需要考慮這個因素。而在台股ETF因為一張是1,000股,所以股價高低會對投資的便利性有一些影響,但其實台股ETF也可以用零股買進,一些投信券商也有小額定期買進的方案可以使用。
而且其實對長期投資來說,即使每次投入時晚幾個月的時間,等存夠錢再投入買一張ETF,其實也並不會對長期績效有很大的影響,與其他更重要的條件相比,「價格高低」實在不是值得重視的因素。
指標2》是否有很吸引人的名稱
在台灣有很多ETF(其實美國也有)為了吸引投資人,喜歡取一些讓人印象鮮明或是現在流行的題材名字,像是「5G」、「未來科技」、「優質」、「精選」、「高息」、「ESG」、「永續」、「公司治理」等...。
但很多時候如果沒實際看所追蹤指數的規則和成分股,是沒辦法真的了解這些ETF,所以常常買到的東西會跟光看名字想的不一樣,因此就算真的要選這些ETF(基本是不推薦),一定要真的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
不過這類名稱雖然不是那麼重要,如果能反過來利用這點,一看到這種花悄標題的ETF,直接把它們排除在投資選項之外,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指標3》過分倚賴過去績效表現
大家知道「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這點不管在個股、主動基金(共同基金)或指數型ETF都一樣。而對追蹤指數的ETF來說,過去績效數字本身更是不太重要,重點應該放在所追蹤指數的特性是否適合自己的投資需求,以及該ETF是否妥善追蹤指數績效,沒有落後太多,也沒有超過太多(關於超過績效的問題可參見這篇文章)。
只純粹看過去績效(尤其是最近的績效),或拿不同類型的ETF拿來比過去績效好壞選ETF,基本上都無益於選到真正適合自己的ETF,反而可能會因此追逐熱門市場,帶來追高殺低的結果。
指標4》ETF配息率
ETF的配息,就是把自己的錢給自己(扣除屬於自己的淨值之後拿到配息),還可能要被收稅,因此本身並不是件有利的事。
那配息率是否能當作選擇ETF的參考呢?首先,配息率無法當作未來預期報酬的參考。例如股票ETF的報酬是配息與股價漲跌的總合,高股息不代表報酬率就高,反而費用率很可能會比較高。而即使在價格變動較小的債券ETF,配息率也並不會等於之後的報酬率,所持債券的殖利率才是最重要的指標,可參見之前的文章。
有人可能會說,自己已經退休,所以要靠配息來生活,或是我借了一筆錢來投資要定期還款,所以一定要關注配息率,但這樣的規畫本身是有問題的,為什麽呢?
首先,ETF的過去配息率不僅不代表報酬率,也不代表未來配息率,配息金額比率都是會隨市況而變動的,也就是說如果要依靠ETF配息來當生活費或還錢,那會是很不穩定的。
一個投資的基本觀念,短期需要用到的錢,就不應該放在有風險的資產上,這點在退休沒有新的收入,或賺的錢不足以支應固定支出,例如要固定要還大量貸款的時候更是如此。
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如果需要固定開支,應該準備好足夠的現金在新台幣活存或定存,之後這筆預備金逐漸減少時,就逐步從投資部位中提領,主要賣出部分投資,也可以包括部分配息,而不是想光依靠其實並不穩定的ETF配息來解決這個問題,反而可能為了追求配息而選擇了不是最適合的ETF。
ETF年配息率唯一比較值得參考的,是在需要被扣稅的前提下,用來簡單估算可能的稅務成本,但同樣的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所以也只是估算。雖然在有稅務成本情況下,配息少是比較有利,但我認為同樣也不適合僅為了股息稅的問題,刻意找低配息的標的,犧牲較合理分散的配置。例如刻意只選配息較低的成長股ETF,這等於是把風險集中在股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