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生或工作的慾望因人而異,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你是不是把「職場升遷」之類的手段,誤以為是自己的人生目標?其實通常晉升成為管理階層的人,一旦離開公司,就再也沒有目標,因為升遷只是一種手段。你可以觀察一下在目前工作單位裡,晉升為管理人員的人平均工作幾年。
所謂的人生目標,應該是不管是否在職都可以持續追求的事,專業不只存在於職場期間,離開職場之後仍舊可以擴張。從另一方面來說,目標可能是永遠無法達成,或總是處於未完成的狀態,類似像「要成為比昨天更好的顧問或木匠」、「為了在○○領域中更專業而持續努力」這樣的目標。
海蒂.格蘭特.海佛森(Heidi Grant Halvorson)博士認為,比起成果目標(成為公司的業務主管、行銷主管),我們更應該具備向上目標(學習更好的業務、行銷方法)。成果目標通常與為了炫耀的慾望連結在一起,會帶來相當大的壓力。相反地,向上目標就是即使工作不順利,也能從過程中學習、享受,對壓力可以更柔軟地做出反應。
很久前我曾聽過哲學家金容沃(筆名檮杌)的演講,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目標就是看著靶心(標的)」。許多人的目標是著眼於「靶心」本身,例如大企業的主管職、豪宅、高級進口車等,但是真正的目標不應該只是靶心這一點,而是注視著靶心的行為。我在20多歲時聽到這句話即深印在腦海中,對我日後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如何延長自己的「有效期限」?
工作久了難免會有這樣的想法:「身為上班族的壽命會有多久呢?」關於這個疑問,已經有可以參考的答案了。現在我們把上面的問題內容稍微改一下,「身為專業者的壽命有多久?」上班族與專業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像前面舉例,存摺本的數量和存摺裡的現金多寡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如同現金的數目比存摺數量更重要,透過經驗和歷練創造出來的個人專業,當然比創造職場年資更重要。
底下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上班族、專業者的差異。根據職場生活的目標,A與B這2個上班族各有不同的決定。A的目標是在公司成為主管並得到高年薪,而在同公司的B則希望在自己負責的行銷領域,持續成長為更好的專業人士,不同的決策影響著2人朝不同方向發展。
A在企業內部集中精力戰勝自己的競爭者,若是在競爭中落後,A會尋找能夠將自己提升為主管的其他企業;而B則是期許自己比去年更優秀,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有競爭者,但輸贏對B不是最重要的,也許遞出名片時不一定是眾所皆知的企業,但只要是能豐富自己的行銷專業,他就會去尋找新的機會冒險。
對A來說,除非是成為主管的必備條件,否則他對於教育與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而B則是積極參與能夠讓自己的專業能力成長的教育機會,願意花時間,甚至不惜自費來投資自己。A的目標只能說是短期目標,因為人可以工作的時間並不長;但B的目標是就算離開組織,也能長期持續發展。
誰都希望能賺得更多錢(應該很少人不這麼希望),但如果只是將「收入」定義為公司給的年薪,只期待升職和加薪,而不去創造自己的專業,一心只想做「管理者」而非「專業者」,那麼一旦離開組織,收入就會急劇下降。經營學家趙東成教授推論,在新冠疫情之後,在家工作和網路業務成為常態,執行者和最終決策者的距離會拉近,那麼在橫向組織結構中,中階管理者將會逐漸「沒落」。
但是如果將「收入」定義成不只是從組織中獲得的薪資,而是離開組織也能維持生計的個人技術或價值,我們工作的目的或態度就會發生變化。與其把自己的「身價」換算成薪資,不如把它轉換為離開組織後仍可謀生的技術,這樣才能有效增加職業的「有效期限」。上班族在穩定領取薪資期間,也要創造屬於自己的專業,這樣即使離開工作崗位,也可以用自己的專業在其他場域發展,或是開展自己的事業,維持自我價值。
2014年我在某報上曾投稿過一篇「到公司上班不會產生專業」的文章。核心就是鼓勵上班族在職場生活中要創造屬於自己的專業,只有這樣才能在自己的意願之下持續職場生活,即使離開公司,也能維持屬於自己的價值(簡單來說就是賺錢的能力)。想要創造專業,不只是考慮未來會不會有前途,首先應該先了解自己的職業慾望,再去考量你所掌握的技術如何換取實際的價值。
延伸閱讀
▶想升遷、加薪卻忽略這3件事,空有狼性也沒用?資深外商主管:別小看「忍耐」得來的報酬有多大!
▶主管的身心狀態,會決定團隊的好壞...心智健身訓練師:照顧好自己,是幫助組織壯大的必備要件
書籍簡介_離職說明書:擺脫萬年社畜心態,培養「專業工作者」的十項核心力,隨時離職都不怕!
離職說明書:擺脫萬年社畜心態,培養「專業工作者」的十項核心力,隨時離職都不怕!
作者:金湖(김호)
譯者:馮燕珠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2/12/29
作者簡介_金湖
THE LAB h代表。30歲踏入職場,40歲才開始攻讀博士,是個晚起步型的人。從實習生開始,一路順遂的成為公司代表。2007年成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THE LAB h,並以從職場學習到的溝通為基礎,衍伸到領導力、組織文化、遊說及危機處理等領域,擔任顧問和研習會議規畫等工作。
曾任全球製藥公司MSD宣傳組長、全球最大獨立溝通顧問公司愛德曼的韓國分公司代表。在KAIST文化技術研究所以「對公開道歉的認知性研究」獲得博士學位,並在高麗大學、西江大學、梨花女子大學、KAIST等校教授公關、遊說、危機管理等課程。
SBS廣播節目「與崔英雅的書同樂」中介紹書籍,並在《東亞日報》撰寫專欄「金湖給上班族的生存法」。與妻子一同經營以旅行、美食、生活風格為主的部落格,並經營著一家木工坊。
著有《那樣問不會聽到你想要的答案》、《我決定說「不」》、《活得酷一點》。另譯有《The Person and the Situation》、《Make:Tools》。
譯者簡介_馮燕珠
新聞系畢業,曾任職記者、公關、企畫。辭去工作隻身赴韓進修,回國後踏入翻譯界,翻劇也翻書。譯有《你可以投身工作,但不迷失自己》、《我是遺物整理師》、《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等。
工作聯繫:yenchu1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