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受禽流感影響,雞蛋產銷供不應求之下導致蛋價上漲、民眾搶購,同時也因產銷調度出現蛋商待價而沽,造成暫時缺貨,缺蛋聲量不斷傳播、放大蛋荒現象,讓消費者陷入不理性的「交易效用偏誤」現象,導致搶購與囤貨,市場資源將更加不均。
全球缺蛋警示不斷,台灣專案進口的澳洲雞蛋也在2023年2月下旬公告3月底將進口更多雞蛋每週接力送抵台灣,補足國內雞蛋供不應求的市場缺口。
然而超市賣場貨架上的雞蛋,仍然經常提前售罄,都會區域消費者不易買到生鮮雞蛋;即使餐飲業者有配合的蛋商固定配送,仍對3月蛋價每台斤調漲5元至10元也大喊吃不消。
生鮮超市冷藏和貨架雞蛋經常提早搶購一空
圖片來源:張語屏 缺蛋話題愈滾愈大
搶購囤蛋釀市場資源不均
市場缺蛋反映出消費者因害怕買不到蛋的集體恐慌。美國喬治亞大學農業與應用經濟學博士、清邁⼤學兼任教授黃萬傳形容賣場缺蛋情形,就像新冠疫情初期口罩缺貨,「但是雞蛋是生鮮食品,運送到超市之前,已由大運輸商或中小盤商集中存放1週至2週以上,若消費者搶購囤貨,不只影響風味,也容易放到壞掉,也造成部份消費者一直買不到蛋。」
國立清華大學心理系工商組教授高登第受訪表示,蛋荒情形來自2個層面,第1層面為經濟學供給需求理論。由於禽流感、飼料成本高,再加上近期農委會提出禽舍重建升級計畫,蛋農面對外部因素導致成本不斷升高情況下,一時難以處理,使之降低生產意願、甚至棄養,供給量就會下降,而即使是需求穩定情況下,價格也會上升。
第2層面為消費心理學。任何產業、產品出現限購狀況,只有特價和數量不夠的時候,而消費者原本不需要這麼多的雞蛋,在各種新聞資訊不斷播送、討論,再加上賣場中開始張貼「限購」雞蛋公告,都會強化消費者對於缺蛋的認知,造成搶購,也哄抬出需求量,價格就會不斷攀升。
限購產生「交易效用偏誤」心理陷阱
形成「非常不理性」的囤貨行為
「當雞蛋數量不夠,出現像搶購衛生紙、口罩等民生必須品情況,就會反映出『從眾效應』與『交易效用偏誤』的現象。」高登第以消費決策常見的心理陷阱,說明當消費者不管有沒有需要,就買來囤著,生鮮雞蛋囤貨太多太久也會腐壞,限購數量更無法避免民眾集結親友同時採購、囤貨的狀況,陷入非常不理性的行為決策。
業者也可能會囤蛋、待價而沽
「雞蛋和其他農產必需品一樣,需求價格彈性低。當供給量只要減少1%,價格就會開始上漲,此時消費者對價格的需求彈性就下降為-0.1。」黃萬傳解釋雞蛋產業的淺碟經濟狀況,因基礎薄弱,導致需求稍有變化,也容易引起價格的暴跌暴漲。
「當產量有短缺,台灣雞蛋產業獨有的『包銷制度』就會失靈。」黃萬傳說,由於負責運送、調度各地雞蛋的盤商們集中雞蛋分配,當市場需求高、價格就會上漲,因此也會出現蛋商待價而沽,市場中的雞蛋就會出現暫時缺貨。
蛋農、消費者各自找解方
改善生產方式、自產自銷收益更好
黃萬傳說,雖然超市貨架上缺蛋,但也有出現消費者或小型零售商直接到產地向蛋農買蛋,因此出現有些據點仍然能供蛋、民眾反應無缺蛋的消息。鼎巨畜產科技有限公司廠長張守忠則表示,由於傳統包銷制度,在早期能即時協助各地蛋農運銷問題,後續卻出現因蛋價掌握在蛋價委員會手上,蛋農只好密集出貨,蛋商好壞全收。
張守忠建議,當消費者開始找上蛋農,農民可以考慮自產自銷,價格有保障、獲益毛利較高,也會願意投入環境改良、增加生產效益。重視創造多元生態環境的養殖動植物的社會學博士、青農李法憲受訪表示,消費者能直接認識農民,不僅能提高農民信心,也有監督效果,「農民就會更加細心出產,讓消費者吃得安心,他們也會願意回購支持。」
李法憲養殖100隻蛋雞、自產自銷,重視雞隻飲食內容均衡與環境衛生
圖片來源:張語屏 由於台灣已受禽流感影響多年,過年前後缺蛋話題輪番上陣,當市場出現民眾搶購、中間商集貨狀況與定價參考難以追溯的情況,也反映雞蛋產業經年未解的產銷結構失衡問題。當消費者難以在市場找到雞蛋、直接找上產地蛋農,較有機會吸引蛋農提升生產管理技術意願,也能以自產自銷方式創造較好收益。
本文獲「食力foodNEXT」授權轉載,原文:缺蛋聲量越滾越大、限購字眼引人恐慌!當心落入缺蛋下的心理陷阱!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英國也缺蛋?溫室養殖能源成本上升、禽流感夾擊 雞蛋產量近9年來最低!
▶【投書】蛋荒為何遲遲未解?短期補助僅能救急 改善長年失衡的農政制度才是解方
▶雞蛋價格每台斤42元創新高、頻頻鬧蛋荒 農委會打算怎麼做?
▶缺蛋潮愈演愈烈,從前鴨蛋卻更夯?回到鴨蛋一枝獨秀的年代,解鎖「雞蛋」崛起之謎
小檔案_食力foodNEXT
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食品安全事件頻仍,民眾已失去對食品的信心,易被錯誤訊息操弄;當信心崩解、食安支持系統支離破碎,我們相信「食的根本」不應該被拋棄,而是應該將食的正確知識有系統傳遞,重建人與食品的信任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