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致力於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由化石燃料轉向電力是大勢所趨。由於石墨是鋰電池的負極材料,因此成為每個國家競相爭取、控制的戰略資源。
不過近年來,隨著地緣政治衝突情勢升高,中國占全球石墨供給高達60%的現狀,也成為各國隱憂;為了避免供應鏈過度集中,其他國家正在尋找新的石墨來源,而紐西蘭公司CarbonScape正在研究一個看似不可能的方案:從廢木材萃取石墨。
石墨是一種由碳組成的黑色物質,具有耐高溫、導電性高、導熱性高等特性,被廣泛應用於冶金、石化、機械、電子、國防等領域,在人類重視再生能源之前,就已被多國列為戰略性礦產資源。如今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石墨的地位更顯重要,因為它是鋰電池的負極材料。
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從現在起到2040年的這段時間,全球石墨需求量將成長達25倍之多。
中國掌握供給石墨逾60%,各國紛尋找替代方案
但是在即將供不應求之際,現狀卻是中國供應全球60%的天然石墨與69%的人造石墨,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產、提煉和出口國;換言之,中國有能力掐住鋰電池供應鏈。
2023年10月,中國擴大管制石墨出口,消息立刻衝擊全球的鋰電池市場。尤其考量到目前中美地緣政治衝突仍未有緩解跡象,歐洲與中國關係也有裂痕,為了確保石墨穩定供應,許多國家正在尋找中國以外的替代方案。
然而,開發新的石墨供應來源並不容易,因為鑑定、開發一個礦區,往往得花上多年時間,特別是在環保法規嚴格的國家。因此除了傳統的礦場開發,人們還需要新的做法。
CarbonScape就是一例——紐西蘭是林業發達的國家,伐木、木材加工會產生大量木屑等廢棄物,因此該公司使用熱裂解技術,透過加熱木屑來取得生物炭(biochar)。生物炭是種富含碳的材料,將其轉化成原始型態的石墨,經過純化與塗層,就能提煉出高純度的石墨,達到鋰電池所需的純度。
目前,CarbonScape可以從7噸木屑中提煉出1噸合成石墨,稱得上石墨供給的替代方案,降低市場對中國的依賴,且其石墨品質已獲得部分電池製造商的認可,並以投資表達支持,如日本東電化電子(TDK)旗下的Amperex Technology,歐洲林業產品公司Stora Enso也對該公司投資1,800萬美元,取得15%股份,相關資金將用於設置新產線。
除了讓供應鏈去中心化,降低對中國依賴,CarbonScape的創新做法,也能消除不少石墨合成過程所排放的碳。
傳統合成石墨是從化石燃料提煉而來,製程需要在攝氏3,000度環境下進行,過程除了會消耗大量能源,排放溫室氣體,也會產生其他對人體有害的氣體;而CarbonScape製程的排碳量較低,有助於降低電池供應鏈的碳足跡,而東電化電子執行副總裁Joe Kit Chu Lam認為,這便是CarbonScape石墨製程的最大優點。
技術創新,學者質疑恐造成森林濫伐
在技術創新的同時,CarbonScape也引發新的爭議。有些學者批評,從木頭提煉石墨,可能會促進業者砍伐森林。CarbonScape反駁表示,石墨從林業廢棄物就可提煉,不需要砍伐額外的樹木,因此僅會排放些許二氧化碳,程度應接近碳中和。
也有分析師質疑,全球未來需要大量電動車與鋰電池,CarbonScape將木屑做為替代來源,很可能無法供應電動車業所需的石墨數量;此外,其成本也沒有明顯競爭力。
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首席科學家Adam Best則認為,從廢電池回收石墨是較可行的方案。對此,CarbonScape執行長Ivan Williams回應,從木屑提煉石墨的成本跟從化石燃料提煉的成本相當,因為不需要高溫,僅需要數小時就可提煉,但他並未提供數據做為佐證。
自2016年以來,CarbonScape就開始研發從木材提煉石墨的技術,目前已經走到商業化的階段,該公司正在規畫興建第1座商業性工廠,預計年產1萬噸的合成石墨,遠高於當今實驗性工廠的5噸產量。
總結上述,目前的鋰電池需要石墨原料,但中國掌握超過全球6成的供應鏈,為了提升供應鏈安全,各國積極尋找替代方案,而CarbonScape的木屑提煉技術就是一個例子。除了能提升供應鏈安全,CarbonScape技術也能降低人工石墨製造過程的排碳量,為2050年淨零碳排發展提供助力。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不起眼的木屑,竟能提煉鋰電池的原料!這家紐西蘭公司,如何將垃圾變成戰略資產?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68年電線電纜廠為何布局綠能?董事長直言:趨勢!大廠要進軍國際就要綠電
▶市場空轉多,把握時機搶進便宜好貨!現金殖利率衝破7%,4檔鑲金銅板股登場
▶中東地緣政治風險未降溫,紅海危機恐拉抬運價...貨櫃三雄聞訊逆勢漲
小檔案_風傳媒
「風傳媒集團」是一間從媒體、優質內容出發的網路科技公司。秉持「忠於真實,看見未來」的理念,由一群來自各個領域,對社會進步發展有熱情的人所組成。期望藉由先進的網路技術、社群的凝聚及擴散,讓多元的意見被包容接納,並開啟更多理性思辨與對話的空間,進而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風傳媒》以宏觀的視野,掌握台灣、國際、兩岸、地方的政經脈動及生活態度,用真實與進步的價值觀,持續耕耘原生新聞、深度報導及多元觀點,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優質的內容,帶來對生活的美好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