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芮氏規模9.0的強震造成核電廠輻射外洩,美國趕緊撤僑,亞洲國家更是人心惶惶。但地震雖然讓人害怕,國際知名的信評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首席信評長湯普森(Ian Thompson)3月16日卻語出驚人表示,比起日本發生的強震,「通膨」才是亞太地區2011年最大的挑戰。
通膨憑什麼比地震還可怕?其實通膨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民生物資一直漲 通膨憂慮比地震更迫切
溫和的通膨代表經濟活絡,資產穩定增值,大多數人都可受惠;但若發生嚴重的通膨,資產將會泡沫化,甚至引發物價狂飆,衝擊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埋下國家政局不穩定的風險,前陣子中東、北非地區風起雲湧的「茉莉花革命」就是很好的例子。
通膨如何影響個人?簡單來說,就是鈔票可以買的東西變少了,用專業術語來講,就是貨幣的購買力下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解釋,假設每年通貨膨脹率是5%,你現在有100萬元,3年後,你手上的錢只剩下85萬元的價值(100×0.95×0.95×0.95),也就是原本的100萬元只能買到85萬元的東西了。
近來最讓大家明顯感受到通膨壓力的,就屬3月9日的泡麵漲價事件,廠商說,是因為油、麵粉等基本物資早已經大漲,才不得不漲!
但面對漲價,你會採取何種對策呢?根據《Smart智富》月刊與Yahoo!奇摩理財網在3月合作的線上調查結果,在867個有效樣本中,有高達33%的人選擇「買東西多比價」來對抗通膨,有45%的受訪者認為應該要「調整投資比重」對抗通膨。
▲71%民眾對通膨有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