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年安心每股稅後獲利都在7元以上。展望未來,由於美國麥當勞去年股價一路衝高到100美元以上,不但創下歷史新高,公司市值全年增逾3成,拿下美國道瓊指數成分股市值增長冠軍,且已超越思科等著名科技大廠。法人因此對與麥當勞都屬食品連鎖通路商的摩斯,充滿期待。
對此,黃尚仁表示,儘管麥當勞在台灣已接近飽和,摩斯卻還有很大成長空間。而且不僅在台灣市場持續擴張,在中國、澳洲等海外市場也將同步展店。
單店效益高》
靈活插旗、早餐店化營運
每年營收成長15%
為什麼在麥當勞已不再擴點時,摩斯還能大舉擴張?黃尚仁分析,摩斯目前210家店有8成集中在新竹以北,中南部只占2成,「所以中南部市場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不過,黃尚仁分析,北部與中南部的展店策略完全不同。食品連鎖店在大台北地區比的是店家的密度,是「打巷戰」的邏輯,在中南部市場則要比進駐速度,有些地區甚至要忍受超過1年的虧損。一般來說,餐飲店可以忍受的虧損期間是半年就會關店,但摩斯可以撐到兩年,例如三峽店是當地第一家進駐的連鎖速食店,就是看好三峽北大特區人口進駐會增加,因此提前插旗。
由於摩斯店型比麥當勞小,插旗商圈很靈活,因此開店、撤店的彈性都很高,「我們有點把自己當成早餐店在開,所以還有很大成長空間。」黃尚仁說。
不過,也因為店型小,所以每家店的產值不高,因此摩斯一直在提升單店效益,例如,透過早餐外賣、24小時經營,以及外送等方式,將單店效益不斷拉高。
過去10年間,摩斯在台灣的單店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達到5.7%,即使在2009年金融海嘯最嚴重的階段,只比2008年微幅下滑0.5%。從營收角度看,摩斯每年都有15%的成長,相較於麥當勞2009年營收出現負成長3.3%的情況,摩斯確實發揮了小而靈活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