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封面故事搶先讀◆挖掘產業成長股 財富10年翻70倍

撰文者:編輯部 更新時間:2019-12-01 瀏覽數:17,118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關鍵字:

儒鴻 柏文 陳飛龍 產業成長股

摘要
他,如同股市偵探,勤讀財報、勤跑法說會,深入研究產業景氣,藉以找出成長股與被低估的資產處分股,讓財富在10年內翻了70倍。


在批踢踢實業坊(PTT)上常有人問30歲應該有多少存款?有網友秀出僅數千元的存款,有人回答存個百萬元都很難,偶爾則有500萬元存款的網友現身。而剛滿30歲的陳飛龍,光是2019年1檔柏文(8462)就獲利2,413萬元。

陳飛龍沒有富爸爸、沒有特殊的管道,他投資股票靠的是勤讀新聞、勤跑法說會,藉以估出財報數字,計算未來EPS,找出股價遠低於價值的成長股與資產處分股,在10年內把資產翻了70倍。


故事要從陳飛龍家人的慘痛投資經驗說起。2007年,陳爸爸將逾300萬元的退休金全數拿去買鴻海(2317),沒想到遇到金融海嘯,投入的本金瞬間縮水只剩下1/3。這次的經驗,激發起陳飛龍對股市的興趣,於是,跟大多數的股市新手一樣,他開始研究起技術分析,但是,半年後他發現,只看技術線型容易追高殺低,而且耗時耗力,總結只小賺幾萬元。

陳飛龍心想,一定還有更好的投資方法。為了深入研究,他在五專插大時,決定從原先的電子科轉到資訊管理學系,同時希望之後能報考商研所,以研究更多投資理論,加強投資功力。

2009年,插班進銘傳大學資管系後,陳飛龍開始學習基本面分析,獲利也漸漸有些起色。2012年6月大四畢業前,課堂上大家討論到儒鴻(1476)這檔股票,教授請學生們將其當成範例進行追蹤。

那時候市場認為紡織股是夕陽產業,因此給予的本益比並不高,而且儒鴻的股價已經從金融海嘯時最低的8元,漲到70多元,足足漲了9倍,很多投資人都嫌貴。不過,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當時運動風潮崛起,紡織股在產品設計上訴求機能性,包括Nike、Adidas也推出一系列機能產品,而且它們都是儒鴻代工的客戶,對儒鴻的營收與毛利率都有推升的力量。

陳飛龍花了好幾天的時間,觀察與研究儒鴻的產業變化後,開始從營收與股價找尋驗證。2012年,全球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多數公司營運不佳,下跌的股票居多,可是,當時儒鴻的股價不只抗跌,旺季的季營收還創下歷史新高。

經過多日的閱讀與試算,陳飛龍愈研究愈有信心,認為這是個很棒的投資機會,因此,他說服爸媽把住家的房貸再貸出來近250萬元,加上原先約100萬元,全數投入儒鴻,後來又將獲利抽出70萬元買進儒鴻的權證,並且在2013年7月全數出場,一共賺進3,930萬元,這年陳飛龍才23歲。

至於陳飛龍之後是如何在10年內將資產翻70倍呢?更多關於他的投資故事、選股心法、算價公式等,請詳見《Smart智富》月刊第256期〈封面故事〉的報導。

免費試閱30天「商周知識庫」>>>

延伸閱讀
掌握產業趨勢 買在飆股起漲點
實戰教學》跟著達人學算股!利用「這個指標」輕鬆算出翻倍飆股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