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為什麽計畫好的目標總無法達成?當心!這5種行為讓你離目標愈來愈遠

撰文者:克莉絲汀娜.渥德科(Christina Wodtke) 更新時間:2022-07-19 瀏覽數:1,919

關鍵字:

職場 執行力 工作 進修 效率

為何我們無法把事情做好?
每個人都有一些想做的事情,也許是去一趟泰國心靈之旅或回學校進修。然而年復一年,為何目標始終還是目標,無法實現呢?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公司的執行長,想要對公司有所貢獻。不論是進入1個新市場、或弄清楚執行技術、或是提升某個弱勢領域(如設計或客戶服務)的能力等。即便是在最成功的公司,已經確認必須執行的目標,也常常未見落實。


為何會如此呢?如果它是很重要的事,為什麼沒有被實現呢?有以下5個原因:

1.沒有針對目標列出優先順序
有句英文諺語:「如果每一件事都很重要,那就表示沒有一件事是重要的。」(If everything is important, nothing is important.)我們常常會有許多難以割捨的目標,看起來同等重要。儘管這些目標感覺上同等重要,但如果我要你把這些目標堆疊排序(Stack Rank)而不是從中任選,你可能就有辦法分辨孰重孰輕。一旦你排好優先順序,然後逐一完成,那麼成功的機率將大得多。

公司也有類似情況,但結果會更糟。一旦公司員工人數眾多,就會很容易認為可以同時向很多目標推進。但現實是,1家公司的營運需要每個人全力以赴。員工們每天都忙進忙出維持公司正常營運,包括處理訂單、維護客戶、關注設備運作。若再加上太多目標互相干擾,除了維持住基本營運外,能夠保證落實的目標少之又少。

藉由設定單一的O(關鍵目標),並以3個KR指標(關鍵成果)來衡量,你可以非常聚焦地完成最重要的目標,而不會因日常的瑣事而分心。

2.沒有針對目標廣泛及持續地溝通

「你要說到唇焦舌敝,人們才會開始聆聽。」
—領英(LinkedIn)執行長傑夫.韋納(Jeff Weiner)

一旦你選定了團隊要聚焦的目標,就必須每天不斷地重申。但是,光是談論它還不夠,你必須將醒目的提示置入公司日常運作的方方面面。目標的進展必須在每次進度會議及每週進度報告郵件中明確標示,專案成效也必須以是否達成目標來評估。訂立1個目標卻不去持續追蹤,很容易就會失敗。

在每週一的承諾會議上、每週進度報告郵件裡以及每週五的慶功會中,不斷地重申目標,確認團隊的目標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並和團隊所有的活動緊密結合。

3.沒有為目標訂定計畫
一旦我們知道必須實現某件事情,單憑意志力就夠了,「做就對了」(Just Do It),對嗎?錯!

當人們想要減重,找全球知名體重管理品牌慧優體(Weight Watchers)要比意志力有效;當人們想要健身,找個人教練比意志力有效。那是因為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這點從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教授在1998年所做的研究中得到證實。此研究進行了一個著名的實驗,讓兩組人來解無解的數學題,並在面前同時擺放一碗蘿蔔與巧克力餅乾。一組人被禁止吃蘿蔔,另一組人則被禁止吃巧克力餅乾。實驗結果,前者堅持解題所持續的時間是後者的2倍(看來跳過蘿蔔不吃並不會消耗多少意志力)。在熬過漫長的一天之後,沒有辭職不幹、沒有幹掉同事、也沒有針對來回多次的電子郵件直接按下「回覆所有人」,這時再也沒有意志力可以拒絕一塊蛋糕。

你需要一套流程來幫助你有條不紊地做事,即使在你感到倦怠的時候,依然能讓你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就算你已經感到厭煩,這套流程仍會提醒你該做什麼事。最早的OKR系統只是一個方法用來設定明智的延伸性目標。但即便此刻你更想吃一塊餅乾,環繞在這套系統周圍的流程—承諾、慶功、檢視—將確保你持續朝著目標邁進。

4.沒有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重要的事通常不急,急的事通常不重要。」

—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德懷特‧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

「艾森豪矩陣」(又稱為「重要—緊急決策矩陣」)是非常受歡迎的時間管理工具,多數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右下方塊,也就是不要做「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但有多少人真正嚴肅看待左上方塊,把「重要且緊急的事」安排妥當?人們因為時間壓力,無論重不重要,總是選擇先做緊急的事。除非我們把壓力轉移到重要的事情上,否則重要的事永遠被留到明天。因為我們活在今天,留到明天的事永遠也做不了,所以必須空出時間來做真正重要的事。

沒有什麼比明確的期限更加讓人振奮的了,藉由每週一承諾本週將達標的進度,確保你將對O的推進負責。

5.沒有再三嘗試就輕易放棄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Leo Tolstoy)

當我協助客戶導入OKR時,都會提醒他們:第1次通常會失敗。他們真的都失敗了,而且每個失敗的方式都各自不同。

也許公司有許多保留實力的人(Sandbaggers),在第1次實施OKR時,所有的KR都達成了,因為他們不敢設定困難的目標,這是一家害怕失敗,也不了解延伸性目標到底是什麼的公司。因此在下一個階段,就必須督促自己調高目標。

另一家公司可能剛好相反,由於大家一直過度承諾卻又經常做不到,以至於沒有人達成他們設定的KR。這是一家自欺欺人的公司,他們必須了解自己的真正實力為何。

最常見的失敗是沒有堅持跟進OKR。我看過許多公司在季初訂了OKR,但接下來的日子就全忘了這回事,直到本季度最後1週來臨,才驚覺沒有任何的進度。

然而,成功的公司都有相同的特徵:失敗之後,他們會再接再厲,他們願意記取教訓,並調整步伐。成功的唯一希望是持續嘗試,這不代表盲目地重複做相同之事。相反地,你必須密切追蹤什麼是可行的,什麼是不可行的;複製可行的方法,避開不可行的路徑。成功之道在於不斷地學習。

成功之路
要達成你的目標不是一件複雜的事,只是要投入很多的努力。這就如同「少吃多動」般的困難,必須有紀律且加以練習。

1.選出1個最重要的目標,而不是貪婪地、不切實際地想要同時做所有的事情。
2.闡明概念化的目標:它看起來像什麼?什麼時候完成?你究竟想要什麼?
3.不斷陳述清晰且具概念性的目標,直到每個人都理解並追求它為止。
4.分配時間來完成目標,而不是無止盡地期待永遠不會到來的明天。
5.訂定1個計畫,即使在你感到疲倦和沮喪時,依舊能夠讓你向前邁進。
6.為失敗做好準備,隨時充電,再試一次。


OKR最重要的一堂課:一則商場寓言,教你避開錯誤、成功打造高績效團隊
作者:克莉絲汀娜.渥德科(Christina Wodtke)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6/14

作者簡介_克莉絲汀娜.渥德科(Christina Wodtke)

渥德科顧問公司負責人,訓練新創公司將洞見付諸執行,在加州藝術學院和史丹佛繼續教育(Stanford Continuing Education)為新世代創業家授課。

克莉絲汀娜曾在好幾家公司指導產品重新設計和前期產品規畫,包括:領英、聚友網、星佳、雅虎、Hot Studio和eGreetings。她創辦了兩家顧問公司、一家產品公司和一家關於設計的線上雜誌——Boxes and Arrows。她還是資訊架構協會(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nstitute)的聯合創始人。

她的演講足跡遍及各地,從研討會、大學到董事會議,也在網路上發表觀點,但大部分發表在eleganthack.com上。著作有《101關於設計的論文》(101 Thesis on Design)、《錦繡藍圖》(Information Architecture)、《自繪草圖》(Pencil Me In)和《自我管理的團隊》(The Team That Managed Itself)等書。

譯者簡介_劉一賜、行雲讀書會

【劉一賜】
現任:
南歌文化藝術公司常務董事
秮悅讀書會創辦人

學歷: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博士(北京)
紐約市立大學(CUNY)電腦科學碩士(紐約)
中興大學化學學士(台中)

【行雲讀書會(Cloud Book Club, CBC)】

行雲讀書會成立於1997年,由一群資策會主辦之「國際資訊行銷尖兵」課程第一期結業的學員們所發起,組成一個以資訊科技業界行銷業務菁英們為主的共同學習團體。

這一群年輕、熱情及渴望追求新知的科技業菁英們,經由多年來持續不斷的努力,創造了一個終身學習、無私分享,結交一生真正好友的優質學習園地!

該會並於2005年正式向內政部登記為全台灣第一家公益性社團法人讀書會,宗旨為永續經營優質的終身學習社團。


延伸閱讀
股票下跌怎麼辦?價值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給你的10條建議
有時好消息也無法挽救空頭市場!情感防衛機制影響投資人決策
長榮當年靠運費同盟削價競爭!從不定期船發展成全球龍頭的故事
千萬不要只因為信任就買進,也不要盲跟群眾!世界上最昂貴的5個字「這次不一樣」
大變局年,6大投資重點一次看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