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投資高手林成蔭精準分析盤勢

2現象驗證 主升段來了!

撰文者:謝佳欣 更新時間:2010-11-26 瀏覽數:56,423

1.主要趨勢:即股價廣泛性上升或下降。這種現象持續的時間通常為1年或1年以上,持續上升形成了多頭市場,持續下降形成了空頭市場。長期趨勢不易塑造或操控,是自然形成的。

2.次要擺盪:經常與基本趨勢的方向相反。它是在多頭市場裡,中段的回檔或調整行情,也是空頭市場裡,中段的上升或反彈行情,幅度則常常是前一波的1/3至2/3。


3.短期擺盪:反映股價在幾天內變動,易受人為操縱,難以預測,可以忽略。

2操作策略扭轉輸多贏少的劣勢

隨機預測股市漲跌,如同猜丟銅板的正反面一樣,機率大致上是一半、一半,那為什麼一般投資人卻是輸多贏少?林成蔭表示,根據他的觀察,大都是因為多頭時看空,不敢追價,結果高點之後還有更高;空頭時做多,逢低承接,然後低點之後還有更低。

因此,提高勝率的不二法門,就是分清牛市(多頭)或熊市(空頭),在多頭時積極做多,空頭時觀望或放空,這麼簡單的道理,他可是付出了不少代價後才領悟。他建議應如下操作:

1.多頭市場(向上趨勢)續抱或加碼:
其特色在下一個上漲波的價格高點,高過前一個上漲波的高點,而其次級波的下跌低點較前一個下跌的低點高。整個多頭市場可以分成3個階段,進貨期、主升期、沸騰期。

2.空頭市場(向下趨勢)觀望或賣出:
其特色在下一個下跌波的價格低點,低過前一個下跌波的低點,而其次級波的反彈高點較前一個反彈波的高點低。整個空頭市場可以分成3個階段,出貨期、主跌期、恐慌期。

舉例來說,台股在2001~2007年時,上漲波的高點屢創新高,次級波的低點未創新低,就是明顯的多頭趨勢。2008年,回檔時卻破了前波低點,高點也未再創新高,表示多頭趨勢宣告結束;直到當年年底未創新低,才透露出多頭的曙光。

▲台股目前傾向進入多頭

2009年以來,台股低點未創新低,且在2010年11月再創新高,衝過今年初的8,395點,有進入多頭主升段的意味。主升段在多頭市場中較容易獲得利潤,有以下特色:投入股市的人愈來愈多;股價指數和成交量穩健放大;企業訂單回籠導致公司盈餘增加,吸引了大眾的注意;常可見到好消息(如訂單滿載、零組件缺貨等)出現,利多見報或流傳,股價就會漲停板,使用技術性分析常能夠獲得最大的利潤。

主升段現象1》成交量放大,買盤急加碼K線出現向上跳空缺口

這個階段人氣開始匯集,成交量放大,持股低或落後進場的買盤急於加碼,通常會選擇容易提升持股比重的股票(如高價股),或者流動性高的股票(如大型股、集團股),因為進場者陸續不絕。此時,常可以見到K線上出現向上跳空缺口,震盪後常以最高價附近收盤,行進間換手。

例如,台股自2008年11月的3,955點落底回升後,在2010年1月見到8,39點,共上漲了4,440點,一路突破前波高點;從基本面角度研判,全球處於景氣復甦但低利率的環境,可以判斷多頭市場為主要趨勢。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