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教學

大型生技股本益比僅20倍,且持續下降

生技醫藥業 未來5年表現可期

撰文者:呂燕智 更新時間:2015-06-30 瀏覽數:32,895

上述IPO與購併熱潮方興未艾,專家認為這暗示著,下半年生技醫藥類股表現將較上半年更有看頭。事實上從過去30多年的歷史經驗來看,生技醫藥類股表現優於S&P500指數的月份大多落在每年5∼6月、8∼9月,以及11月。江宜虔表示,雖然生技醫藥並非景氣循環產業,企業獲利較無淡、旺季區別,但由於該領域的年度大事—美國腫瘤學會年會大多在6月舉行,因此許多新突破帶來的商機與市場預期,都會在那之後才明顯發酵。此外,FDA的審藥進度往往也都是下半年優於上半年。

注意風險》本益比合理無泡沫化隱憂但美國升息可能引發震盪


然而江宜虔也提醒投資人,若美國聯準會一如市場預期於下半年升息,這項金融市場的重大變數將引起股市波動與重估,屆時或多或少也將影響生技醫藥股。因此預期從目前一直到確定升息後一段時間,生技醫藥股價將處於波動整理。

不過投資人也無須過度擔心,駿利的薛爾強調,在人口老化、醫療需求增加、新藥突破等趨勢支撐下,生技醫藥產業長期絕對是正面的。但過程中市場一定有波動,偶爾出現類似今年4、5月或去年春季的拉回,「只不過是路面減速器罷了。」薛爾表示。

儘管如此,面對已連續3年大漲的市場,不少投資人開始對生技醫藥類股「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不但擔心買貴了,更害怕會遇上泡沫。對此,薛爾回應,目前生技醫藥股的本益比不算過高。他指出,攤開歷史資料就能看出,90年代末期生技股本益比曾一度高達70∼80倍,如今則約在20倍(詳見圖3)。當時生技界才剛開始著手進行人類基因圖譜研究,剛開始了解如何運用它帶來治療新契機,當時,興奮的投資人非常看好幾家公司,因此帶動生技股全面飆漲。

薛爾強調,目前狀況與90年代末期大不相同,除生技股估值較低外,更重要的是,15年前令市場相當興奮的創新如今真正實現了。「我們現在才開始確實看到過去15年科技(創新發展)帶來的好處,而且可望延續好一陣子。」薛爾表示。

瑞銀的蘇特則認為,接下來隨著新藥上市帶來的營收獲利效益逐漸顯現,生技股本益比將逐步下滑。瑞銀估計,未來4年大型生技股每年獲利年增率可望在2成以上,本益比預計一路縮減至2018年的14倍左右。

操作建議》獲利預期佳、藥種多投資大型股可分散風險

蘇特同時提醒投資人,經過前幾年上漲後,部分小型生技股已出現分歧走勢,不再是全面走高。因此他認為大型股才是接下來首選,不但營收獲利預期佳,而且旗下藥種多,可分散風險。蘇特強調,創新是生技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夠針對主要疾病持續發布臨床實驗數據者,就是有潛力的公司。瑞銀點名看好的疾病治療創新領域包括,極度罕見疾病、腫瘤、免疫學以及阿茲海默症。

薛爾則強調找尋有利基的企業,避開平庸、投機的標的。薛爾表示,「投資醫療或生技業,要看的是能否鎖定無藥可醫的需求(highunmet needs),這類公司才能享有定價能力並且不受競爭對手威脅。」這類業者一旦順利研發出新藥或新療法,就等於享有8年∼10年的銷售保障與高毛利率。

輕鬆優退你心/行動了嗎?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