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健康
疫情下,要顧性命還是顧經濟?經濟學家用科學及數據給答案:防疫絕非愈嚴格愈好
撰文者: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採訪撰文/蕭歆諺、美術設計/林洵安 更新時間:2021-09-11
瀏覽數:40,715
拚經濟V.S顧性命,防疫政策可能兼顧嗎?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各國紛紛祭出的嚴格手段,封城、禁足、邊境管制。但這類政策宛如雙面刃,控制人流接觸、傳播疫情,也可能同時衝擊經濟。性命要顧,生計也不能不管,政府該如何擬定政策才能兼顧兩者?當Covid-19可能趨向常態化,從嚴防守零容忍是長期最好政策嗎?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團隊建構出一套經濟學運算模型,在健康與經濟權衡間,找出適合各國的最佳防疫政策。
防疫是公衛與經濟的拔河
想像一下,你現在是防疫團隊的決策者,此時正與各領域專家開會。
一群學者嚴厲警示:防疫如作戰,務必嚴格限制邊境、在家工作,用盡一切手段把感染人數降到最低。但另一群專家立刻出聲反對:「沒錢也會沒命!」他們主張防疫必須適度寬鬆,盡量維持日常生活,才不會把人逼上絕境。兩邊爭吵不休,你怎麼決定?
許多人的答案或許直觀:防疫首選應該愈嚴密愈好,最短時間、最高防堵。但在經濟學家眼中,答案沒有這麼斬釘截鐵。
中研院經濟所助研究員林軒馳、楊宗翰和訪問學者許文泰,耗費近5個月,建構一套量化運算模型,試圖在健康與經濟之間權衡,找出各國的「最佳防疫策略」。
「隔離實在太無聊……」談到研究動機,3人半開玩笑地說,但他們隨後也點出了幾個關鍵動機。
首先,新冠肺炎的衝擊百年罕見,但目前的國外研究多半仍有限制。例如,總體經濟學家大多忽略國與國互動,沒有納入國際貿易觀點;國際貿易學者則鮮少探討是否有共通的防疫政策。因此,3位學者試圖更全面地找出:在開放經濟體中,什麼才是最佳的防疫政策?
另一個關鍵動機是,他們發現權衡健康與經濟議題,國內輿論幾乎一面倒,「新聞裡的學者專家基本都是公衛或醫學背景,」防疫是公共衛生與經濟的拔河拉鋸,畢竟健康重要,但放眼各國,長期全境關閉、封城禁足已衝擊眾多產業和商家的營運,擊垮無數家庭生計,因此也絕不可忽視經濟問題。
「我們可能同時顧及公衛與經濟,找出經濟損失最少的防疫選項嗎?」成為研究團隊的核心問題。
各國國情不同客製化找疾病傳播速率
帶著這樣的問題,團隊以2020年初至7月22日的資料為基礎,建構出一套經濟學運算模型,檢視不同條件對疫情擴散、經濟損失的影響。
第1步,先了解各國疾病傳播速率。他們使用流行病學的常用指標:基本再生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意思是每一個感染者平均會傳播給多少人。當R0愈大,代表疾病擴散快,疫情愈難控制;若R0小於1,傳染人數變少,疾病便會逐漸消失。
但即使是同一種疾病,R0也並不是統一的。「我們根據模型裡人與人的互動參數,或是各國的防疫政策等,反過來推估計各國的R0,」
許文泰解釋:「每個國家的國情、防疫措施都不同,例如亞洲人習慣戴口罩,歐洲人打招呼會親吻,所以我們進一步去『客製化』各國狀況──結合各國的R0、防疫措施,去計算出對應的有效傳染數(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 Re)。」
另外,他們也加入Dingeland Neiman(2020)的「各國遠距工作指數」、牛津大學的「防疫政策指標」等重要指標做為運算參數,以提供「客製化」的結果供各國參考。
為何遠距工作要納入模型?原因是,遠距工作的可行性也會同時影響疫情傳播、經濟衝擊。楊宗翰舉例:「像美國肉品處理業、亞馬遜雨林工業的工人,很難在家工作,工作地就容易成為群聚感染的破口。」
因此,若一個國家產業愈能遠距工作,經濟衝擊也相對愈小。即使國內封城,人們還是可以遠距作業,以及透過國際貿易互通有無,經濟衝擊就可能降低。
結合流行病學、國際貿易各項參數來建構模型後,研究員開始進行模擬推算,了解不同的防疫政策下,經濟表現有何差異。
參照韓國防疫,「短期」經濟變好或變壞?
他們先以第1波疫情的模範國韓國作為參照。假設,世界各國都向好學生看齊,採用韓國政策防疫,各地的經濟狀況會變好嗎?
檢視經濟狀況的指標有2項:「實質收入」(real income)和「人民福祉」(welfare)。
實質收入較好理解,即是指一國的實質GDP。後者並非我們熟悉的社會福祉,而是考量了個人感受的效用(utilities)總和,包括風險趨避(risk aversion)、跨時間的替代效果(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effect)等都納入衡量。簡單來說:當疫情愈穩定、個人收入愈平穩、一國的人民感受愈好,福祉就會愈高。
要特別說明的是,「套用韓國政策」並不是模仿施行一模一樣的政策,而是「讓疾病傳播速度限制在某個數值(Re)之下」。好比,台灣感染案例更低,因此採韓國政策就代表要增加現行Re,也就是放鬆現行管制。
至於,為何對照組是韓國,而非超級優等生台灣?說來有趣,答案正是台灣太「模範」了!林軒馳分析:「去(2020)年7月、8月時,台灣幾乎毫無疫情。如果以台灣做參照,各國經濟活動都要shutdown(全面中止),」台灣就像平行時空,R0太低,多數國家難以企及。
因此,研究團隊以「韓國的有效傳染數(Re)」做基準,對比現行防疫措施,推算當各國都調整防疫措施,使傳播速度低於這個值時,是否能遏止病毒擴散?對經濟衝擊有何影響?
結果出人意表!除了中國、台灣,短期來看其他國家的實質收入、人民福祉,全都變糟了!加強防疫後,代價是經濟蒙受不小損失。細究原因,韓國疫情比絕大多數國家控制得好,各國需要收緊管制。因此若向韓國看齊,雖然能降低感染人數、少死一些人,但也得承受明顯的經濟衝擊。
若各國採用韓國防疫模式作為替代政策,不論是染病人數、死亡人數,幾乎都會大幅降低
圖片來源:研之有物但短期實施後,各國將面臨經濟衝擊。除了中國、台灣的經濟損失會減少,其他國家的經濟反而更慘烈。原因是,韓國比多數國家防疫限制更嚴格,經濟衝擊因而增加
圖片來源:研之有物看起來,以韓國作為標竿從嚴防疫,對多數國家經濟福祉並不利。難道,防疫真的是經濟殺手?
短期而言,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是把時間拉長來看,問題將會複雜許多。因為死亡帶來的各種負面成本,會隨著時間發酵。
比如,一位30歲年輕人不幸染疫身亡,假設他原本活到平均年齡的收入、稅金、社會貢獻、消費、可能生養的孩子,將通通化為泡影。另外,狂飆的死亡人數也會讓恐懼陰影擴散,增加不安定的社會成本,「像是賭博一樣,政府都發爛牌給你,知道穩輸的感覺很差,」許文泰解釋。
參照韓國防疫,「長期」經濟變好或變壞?
因此,研究團隊又做了下一個模擬,假定在廣泛施打有效疫苗之前,需要長期防疫。若各國長期採用韓國政策,結果如何?
情況開始出現分流:有人退步,有人進步。也就是說,一半的國家需要收緊管制,另一半的國家需要放鬆管制,才能有較好的經濟表現。
韓國、台灣得放鬆管制,否則長期下來會承受經濟損失;美國、巴西、印度則應收緊防疫,雖然短期受到衝擊,但長期經濟表現反而更好。
把時間拉長來看,佛系國家若收緊管制,既能挽救更多人的性命,還增加整體經濟利益;中、台、韓等從嚴防疫的國家,則需要放鬆。只是後者調整政策的迫切性沒那麼大,因為實質收入雖然可顯著增加,但福祉並不會巨幅提升。
許文泰強調:「防疫該收緊的時候,請一定要做到,不管是收入、福祉、心理成本都有影響,這不是開玩笑的!」
找出各國最佳防疫政策
保錢、保命一定相互衝突嗎?Re降到最低,就是最好的防疫政策嗎?顯然,答案未必如此。
從研究結果看來,長期的最佳政策必須在經濟活動、疾病控制之間,找到平衡。強力讓有效傳染數率急速歸零,不見得就能成為模範生,很可能撲滅疾病,但經濟也全面蕭條衰敗,付出慘痛成本,需要考量各國不同的情況,才能計算最佳的防疫政策。
因此,下一步,團隊根據實質收入、人民福祉兩項經濟指標,融合流行病學模型與數據,演算出各國的「最佳防疫政策」──也就是實質收入、人民福祉都能最大化的各國Re值。
世紀大疫爆發至今,應該強力封城或者佛系防疫,仍是爭論不休的議題。3位學者透過經濟模型找出最佳防疫參考值,運算出各國最適合的Re值,也成為這項研究的突破性發現!
研究團隊運算出的各國「最適疾病傳播速度」,例如印度只需要把Re降至1.1,不須要小於1。由此提供各國參考,現行政策應該放鬆或管制,才是最適合的防疫方向(各國最佳防疫政策的上圖)。
若要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藍線在0以上的國家,需要加強管制、降低Re值;藍線在負值的國家,則需要放鬆管制(各國最佳防疫政策的下圖)。
圖片來源:研之有物研究團隊運算出最能降低經濟損失的最適政策後,接著,3位學者也進一步檢視,實施後有多大成效?
根據模型演算,如果各國採取各自最佳防疫政策,多數能增加2.5%福祉,包括美國、英國、印度。2.5%聽起來微不足道,實際上,1年~2年的差異如同發展基底,很有可能關乎後續深遠的經濟影響。
圖片來源:研之有物白線愈短的國家,代表當時的防疫政策表現已接近最適政策。例如,大家印象中的防疫後段班義大利,在圖中表現突出,原因可能是義大利後來採取封城等嚴格政策,將疫情控制住。因此,從蒐集至2020年7月中的數據來分析,美國、義大利已呈天壤之別。在此張圖表中,由於台灣當時已無新增案例,R0太低,因此部分失真。
如果有一個超級WHO,該怎麼防疫?
除了最佳防疫政策,他們也做了其他有趣的模擬。例如,想像全世界是由一個機構(例如進化版WHO),制定全球統一的防疫手段,結果會如何?
「我滿shocked的,最佳政策跟放任政策,整體來說實質收入沒有差很多!」林軒馳指出。
若全世界都走佛系路線,相較於採用各國最佳防疫政策,實質收入差距並不大。然而,人民福祉就有顯著差異!這意謂,若國家長期放任,社會必須承受龐大的心理成本,即使表面看來實質收入損失不大,實際上將重創人民福祉。總結本次研究,實施佛系防疫,無論在控制疫情、經濟表現,都明顯吞苦果;採用像韓國般的嚴謹作法,短期雖然會有可觀的經濟損失,長期而言對國家較有助益,死亡人數減少、經濟表現也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防疫絕非愈嚴格愈好!最佳防疫政策的推算,就是在控制疫情與經濟效益之間,尋求平衡。
佛系防疫是否可行?從實質收入來看,也許損失並不大;但人們會有風險偏好,當染病、死亡人數不斷攀升,沒有人喜歡隨時處在不安的恐懼陰影,死亡的長期經濟損失也會加成擴大,因而重創人民福祉。
另外,3位學者也不約而同談到了國際貿易的重要性。
許多人認為,高度的跨國往來讓病毒很容易搭上「順風車」,是防疫大敵。但研究團隊發現,國際貿易也可以是支援防疫的「後備軍」。
「2月、3月的時候,一度出現反全球化浪潮。但實際上,有國際貿易的情況下,才能更良好地控制疫情,」楊宗翰說明,如果各國完全回歸自給自足,疫情可能更糟。比如逼得重災區如美國,工人仍得維持畜牧、肉品加工,因群聚而加速疫情傳播。有他國貨物支援下,國家才能加強防疫,減少經濟衝擊。
林軒馳補充,現代商業交易並非只有人流往來,多數貿易其實是貨運,補足各國生產缺口,反而對拉平疫情曲線有正向幫助。更遑論,許多醫療資源的跨國互助,也需要仰賴國際貿易。
要錢?還是要命?2選1的遊戲很殘酷,但現實中,這道抗疫選擇題不一定是零和挑戰,面對長期的病毒抗戰,社會需要更多面向的思考。隨疫苗研發成功,台灣在努力維持抗疫好成績之時,或許也可以納入經濟學家的意見,找到下一階段最佳防疫政策。
本文獲「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授權轉載,原文:經濟崩壞vs疫情失控,只能二選一?經濟學家找出各國的「最佳防疫政策」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疫情下,如何面對求職壓力與焦慮?4種壓力管理的方式,幫助求職無往不利
▶疫情還沒結束,食品業還得面對新危機?原物料價格、需求狂飆,食品業該何去何從?
▶疫情下加速財富M型化,該如何用投資爭取額外財富?股神給巴菲特給投資新手的8堂課:不買航空股、不仰賴信用卡...
「研之有物」是中央研究院 2017 年成立的科普媒體,取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編輯部穿梭走訪中研院各個研究所、實驗室,採訪頂尖研究團隊,揭開研究前線的神秘面紗。
研之有物的 Logo 以橋樑作為象徵,期許自己能扮演學術殿堂與社會大眾的橋樑,將中研院三學組「人文與社會科學」、「數理科學」、「生命科學」嚴肅艱澀的學術論文,轉譯成親近易讀、活潑又不失專業的科普報導,讓研究成果走入我們的生活中,知識更有影響力,也讓更多人知道「中研院在做什麼」。
我們挖掘專業、前沿與創新的學術研究,也採擷研究路途一則則動人故事,將他們探索知識的關懷、挫敗與努力,分享給同樣對世界懷抱熱情的你。 歡迎和我們相偕踏上三座島嶼,一起永保好奇心,探索這世界!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