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獲利術
存股》長期存指數型ETF該計算投資績效嗎?因為這理由,理財達人:意義不大
撰文者: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 更新時間:2023-07-17
瀏覽數:10,543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之前常看到有人在結算今年上半年的投資績效數字,然後賣出的持股是獲利還是虧損,跟大盤相比是超前還是落後。這進一步又衍伸出另一個問題,我在計算績效時,我賣出的部分持股,該是以過去持股的買進價為成本,還是以目前手上的持股均價當作成本?
舉例來說,假設手上有3張在不同時期買進的持股,依序買進價分別是120元、90元與60元,平均成本是90元,此時股價是100元,在不考慮手續費與稅金成本的情況下,若要賣出1張持股,應該是要當作獲利10元(現價100元-均價90元),還是虧損20元(現價100元-第1張成本價120元)呢?
我認為應該是要以券商軟體的方式,先入先出為準,當作虧損20元。因為平均90元的成本是計算了另外2張未實現損益的持股,但這2張什麼時候會賣出還不知道,未來也可能會再增加新持股,若增加新持股後,平均成本又要怎麼算呢?已經賣掉的股票,要重新採用新成本嗎?
所以用先入先出的方式來計算會比較單純,只是有些人心理帳戶會過不去,因為他明明已經將成本從120元攤平到變90元了,現在賣在100元應該是算賺錢的,但用第1張的成本價來計算,就會是虧錢的,心裡不想認這筆虧損。想採用平均90元成本價來當作這筆投資有獲利,只會發生在把3張持股都賣掉的時候。
但我想說,如果不是要一次性全部賣出持股,你投資或存股為的是準備退休金與退休後的被動收入,我認為不需要去特別計算投資績效,因為意義並不大,也沒有總結績效的一天。
想想看,你若是從40歲開始用股票累積退休金,每個月都固定扣款,假設你採用的是指數化投資的方式買大盤指數型ETF(沒有倒閉下市風險),65歲後退休開始從股市領取被動收入當退休生活費。
不管你是只花股息,或也會變賣一些股票補充生活費,你都不會一次把25年來所累積的持股一次賣光吧?你絕大部分的投資本金都還是會留在股市裡幫你持續產生被動收入,以支付你退休後20年~40年的生活費用。
所以你的整體投資報酬率根本就不會有結算的一天,即使是退休後,只要領到的股息比需要的生活費高,你還可能會繼續買股票,平均成本是一直在變動的,股價也是一直在變動,你又何須在意投資報酬率是多少呢?
重要的是,你的投資能不能夠為你帶來足夠的退休生活費,這筆退休本金可以持續用多久,而不是這筆投資可以為你帶來多漂亮的投資報酬率。
與其一直計較投資績效,你更應該在意你的時間使用績效,你的人生過得充不充實,有沒有意義。錢,只是人生過程中的一種工具,你該不會在臨終的時候,因為過往股市投資績效優於大盤,而感到人生過得很充實,此生無憾了吧。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投資沒有結算績效的一天」
臉書粉絲專頁,請點此
延伸閱讀
▶「時間就是長期投資的護城河」股價狂漲能買進嗎?3問題解答下一步怎麼做
▶追求FIRE拚命投資,卻讓自己壓力山大?這情況下,專注本業比想像中更重要
▶FIRE投資法暗藏盲點!你的4%法則算對了嗎?理財達人:別忽略生涯支出變化
雨果以過去17年的生活理財經驗,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理財與投資觀點,希望透過分享與討論的方式與各位共同建立一個正確且可行的理財退休計畫。本文內容會包含股市投資、保險規劃、理財觀念、與商業想法。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