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身為主管,想做個優秀領導者,又怕被討厭?心理師教你善用一工具,調適好心態
撰文者:Phil Stutz、Barry Michels 更新時間:2024-09-01
瀏覽數:2,553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無論你是部門主任、整個企業的主管或者家庭的決策者,做為領導者最困難的一件事,就是你必須做出使他人不高興的決定,也就是所謂的「高處不勝寒」。傑出的領導者有能力容忍他人的不悅。下面是一個案例:
伊莉莎白是一位大學教授,她剛被指派為學系的系主任。雖然她在相關領域中享譽全國,不過她的個性平易近人又謙虛。她的天性是把每個人都當作朋友對待。所有人都喜歡她,學生、教授,甚至連清潔員工也是。可是,若她擔任了系主任,就無法繼續維持這種情況了。她不能繼續當所有人的朋友,而且各種教務、日程安排、假期、紀律問題等都得由她決斷,當中有些決定必定會使某些人不高興。這讓她感到很不舒服,以致她開始推遲決策,直到整個學系都陷入混亂。她知道,她得為了保住工作而迫使自己做出不受歡迎的決定。她開始使用「反轉渴望」來處理「不受喜愛」的痛苦,停止當所有人的朋友,並成為傑出的領導人。
她終於意識到,每一段關係中都有領導相關的問題,圍繞在她周遭的人需要她成為領導者的程度,其實和需要她成為朋友的程度一樣強烈。她的人際關係因此獲得改善。與她認識多年的朋友與同事,都喜歡她對決策展現出明確且專注的新態度。他們的回饋使她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就連她的親子關係都改善了,如今她有能力為她處於青春期的女兒設下限制,彼此的交流也變得更加坦誠,兩人都因此得到解脫。
什麼是「反轉渴望」?又該如何使用?
「反轉渴望」是一種情緒修護工具,而工具遠不只是一種「心態調整」。如果只要改變心態就能改變生活,那就不需要這本書了。真正的改變需要「改變行為」而不只是心態。
工具不但需要你付出努力,而且你必須在每次遇到挫折時,一次又一次的付出這些努力。如果你沒有改變行為的話,新的心態根本毫無意義。而改變行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工具。「反轉渴望」就是能訓練你「渴望痛苦」的工具。
經常使用這項工具會揭露關於痛苦的祕密,讓你能掌控痛苦,而這個祕密就是──痛苦不是一種絕對。你對痛苦的體驗,會根據你對痛苦的反應而變化。當你往痛苦前進,痛苦就會縮小。當你遠離痛苦,痛苦就會長大。如果你從痛苦面前逃開,痛苦就會像夢中的怪物一樣追趕你。如果你轉頭面對怪物,怪物就會離開。
這就是為什麼慾望是這個工具中的關鍵要點。慾望能幫助你往痛苦前進。你之所以渴望痛苦,不是因為你是受虐狂;你渴望痛苦,是因為如此一來你才能把痛苦變小。一旦你有自信能在每次遇到痛苦時都這麼做,你就掌控了自己對痛苦的恐懼了。
在你嘗試使用這個工具之前,請先想像一個你正在避免的狀況。你想要避開的很可能是某種情感痛苦,像是不斷延後的電話、壓力過大的專案,又或者只是個煩人工作。
一旦你選好了想避開的狀況後,請想像一下你會感覺到的痛苦。接著,忘掉那個狀況,專心想著痛苦本身。然後試著使用這項工具。
「反轉渴望」的操作步驟
①想像痛苦像一朵雲一樣出現在你面前。請對著雲無聲的尖叫:「放馬過來!」感覺一股對於痛苦的強烈渴望,將你推進雲朵裡。
②無聲尖叫:「我愛痛苦!」同時繼續前進。深入痛苦之中,與痛苦的雲朵合而為一。
③你將會感覺到雲朵把你吐出來,在你身後合攏。接著,在心中堅定的說:「痛苦使我自由!」當你離開雲朵時,你會感覺到自己向前進入了純淨光明的境界。
當你「迎向」痛苦時,你應該盡可能把痛苦變得極端。若你遇上最糟糕的結果,會是什麼感覺?聽眾會在你演講時喝倒采、你的伴侶在對峙中直接離開你。假使你連最糟糕的狀況都能掌握,那麼掌控其他事物都將易如反掌。這種痛苦愈強烈,你迎向痛苦的態度就會愈積極,就能創造愈多能量。
圖片來源:樂金文化提供 圖2描繪了這個流程的作用方式。這一次,在人物離開舒適圈時,他的心態已截然不同。他不再避開痛苦,反而變得「渴望」痛苦。正是這股渴望使他採取行動;如同我之前所說的,當你往痛苦前進時,痛苦將會縮小,看起來也就沒那麼嚇人。你可以筆直的穿越痛苦,走進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
如果你願意誠實以對,你會發現若不使用「反轉渴望」,你將會困在舒適圈中,而舒適圈中的能量會不斷減少。無論使用工具有多困難,只要能脫離癱瘓的狀態,就能獲得10倍以上的報酬。請試著使用工具,親自體驗變好的感覺。
延伸閱讀
▶一旦被激怒,就會愈想愈氣咄咄逼人?心理師:過度追求公平,恐損傷人際關係,也阻礙未來
▶剛升遷為主管,該如何與部屬相處,才能兼顧團隊戰力與和諧?資深人資教你這樣做,成為稱職的管理者
逆轉無力感的情緒修護工具:結合榮格心理學與情緒行為療法,根除過去傷害、焦慮壓力與不安感,徹底擺脫內心衝突與掙扎人生
作者:菲爾.史塔茲(Phil Stutz)、巴瑞.麥可斯(Barry Michels)
譯者:聞翊均
出版社:樂金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26
作者簡介_權威心理治療雙雄 菲爾.史塔茲(Phil Stutz)、巴瑞.麥可斯(Barry Michels)
【菲爾.史塔茲(Phil Stutz)】
畢業於紐約市立學院,在紐約大學取得醫學學位。他曾在紐約的萊克斯島監獄擔任精神科醫師,後於紐約開設私人診所。1982年,他將診所遷到洛杉磯。
他顛覆傳統心理治療,創造結合心理與靈性的「工具」(The Tools)──以結果為導向的心理操作技術,讓受行為、情緒等問題困擾者可以立即做出改變。
2022年Netflix的紀錄片《史塔茲的療癒之道》,由《魔球》、《華爾街之狼》的演員喬納.希爾(Jonah Hill)導演,記錄了史塔茲與他的對話,體現「工具」不只幫助患者,也協助自癒身為治療者的醫師自身。
【巴瑞.麥可斯(Barry Michels)】
畢業於哈佛大學,後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法律學位、在南加州大學取得社工碩士學位。1986年起,在洛杉磯開設心理治療診所。但他始終在找尋能為患者帶來真正自由的心理治療技術,直到他認識了史塔茲,開始與其共同學習和發展「工具」,並與患者一起運用這項新興的心理療癒。
譯者簡介_聞翊均
台南人,熱愛文字、動物、電影、紙本書籍。現為自由譯者,擅長文學、運動健身、科普翻譯。翻譯過《黑色優勢》、《價格烽火效應》、《亞馬遜貝佐斯的外星人思維法》、《檯面下我是這樣投資》《我只押成長股》等作品。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