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股點評
AI全速發展,政府該介入多深才適當?加州AI法案遭否決,科技巨頭想法是…
撰文者:風傳媒 / 張薰云 更新時間:2024-10-07
瀏覽數:986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9月29日否決了一項旨在管理AI風險的前瞻法案,該法案草擬過程本已吸引科技巨頭高度關注,如今遭到州長否決,更是激起一番論辯。對於美國內部,乃至於正在發展AI監管法案的各個國家都帶來新的觀點。
AI全速發展之際,政府監管到底該介入多深、管控多緊,才算適當?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9月29日否決了一項旨在管理AI風險的前瞻法案,該法案草擬過程本已吸引科技巨頭高度關注,如今遭到州長否決,更是激起一番論辯。對於美國內部,乃至於正在發展AI監管法案的各個國家都帶來新的觀點。
這項法案全名為《前沿人工智慧模型安全創新法案》(Safe and Secure Innovation for Fronti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s Act),代號Senate Bill 1047,俗稱「加州AI安全法案」(以下簡稱「加州AI法案」),由於眾多科技巨頭總部所在的矽谷就在加州,該州領先全美國審議的AI監管法案更是受到外界矚目。今年8月,加州議會壓倒性通過了這項法案,送交州長紐森的辦公室,等待最後簽署和決議。
到了法案決定日最後一天,紐森卻戲劇性投下反對票,他說:「我不認為這是維護公眾遠離科技威脅的最佳解。」紐森認為,法案內容意味著巨大監管壓力,將扼殺科技公司創新,且忽略了小模型可能帶來的威脅,「可能使公眾產生錯誤的安全感。」
法案只管大模型,保安資訊全讓司法部門看光
此項法案監管對象為「訓練成本超過1億美元或總開發成本超過1,000萬美元」的人工智慧模型,以現行的知名模型來看,Meta推出的第3代模型Llama-3-70B包含了700億個參數,業內估計,該模型訓練成本應在數億美元之譜。以常用於訓練AI模型的GPU來計算,大概使用超過3,000顆輝達H100訓練的規模,才會受到加州AI法案的監管影響。
加州AI法案主要內容則與模型的監管措施有關,根據草案,科技巨頭們應在模型內加入強制性安全管理措施,並且年年進行第三方監察並回報給主管部門;若公司發現任何的「人工智慧安全事故」,都應該回報給加州檢察總長(the Attorney Official)。
說到「回報給官方」,這項法案讓許多科技巨頭跳腳的原因,即是有條件允許加州檢察總長要求查閱企業內部保安資訊的條款;當然,檢察總長也有向違規者提出民事訴訟的權力。
科技巨頭意見不一,紐森宣布將開發更好的法案
ChatGPT開發商OpenAI和Google、Meta經營階層,皆曾公開反對這項條款。他們認為法案的範圍和要求過於模糊、廣泛,可能會扼殺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他們聲稱,這可能會損害加州在AI發展領域的領先地位。
不過也不是科技圈所有人都反對加州AI法案——正著手研發xAI的馬斯克(Elon Mask)在X上發言支持此法案,他發文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而且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不滿,但綜合考慮所有因素,我認為加州應該通過SB 1047人工智慧安全法案。我呼籲監管AI已經20多年,這就跟我們對任何可能對公眾造成潛在風險的產品或技術一模一樣。」
業界尊為「AI教父」的辛頓(Geoffrey Hinton)也聯合數名AI研發專家共同發聲,他們在聲明中指出:「我們相信,最強大的AI模型可能很快會帶來嚴重的風險,例如擴大生物武器的使用範圍和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網路攻擊。對於前瞻的AI公司來說,測試最強大的AI模型是否會造成嚴重傷害,以及這些公司針對這些風險實施合理的保障措施,是可行且適當的。」
而紐森在宣布否決的聲明中表示,他正與「AI教母」李飛飛(Fei-Fei Li)及其他頂尖研究人員與產業領導人合作,在加州努力「為生成式AI的部署,制定負責任的防護措施」。截至目前為止,這個新項目尚未公開。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馬斯克又一次跟政府對立?加州AI法案遭州長紐森否決,美國該怎麼監管科技巨頭?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AI熱潮下,電力缺口誰來補?美國大舉建設儲能設施,日夜價差是獲利關鍵
▶通膨要這樣打!賀錦麗計畫將控管食品價格,經濟學家看法兩極原因曝光
▶亞馬遜取消遠距,美國企業將跟進?辦公室進駐率約5成,恐難回到疫情前狀態
「風傳媒集團」是一間從媒體、優質內容出發的網路科技公司。秉持「忠於真實,看見未來」的理念,由一群來自各個領域,對社會進步發展有熱情的人所組成。期望藉由先進的網路技術、社群的凝聚及擴散,讓多元的意見被包容接納,並開啟更多理性思辨與對話的空間,進而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風傳媒》以宏觀的視野,掌握台灣、國際、兩岸、地方的政經脈動及生活態度,用真實與進步的價值觀,持續耕耘原生新聞、深度報導及多元觀點,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優質的內容,帶來對生活的美好實踐。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