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前,懶媽(編按:作者自稱)雖會偶爾花花小錢,但從沒感受過「月光光心慌慌」的感覺。但當了媽後腦波瞬間變弱,常在回神後,已經不小心「+1」很多東西了。
等到付錢領到東西後,常私下懊悔自己為何失心瘋買一堆莫名其妙的東西回家;看到小孩對買來的玩具一點也不買單後,還得想方設法再把東西賣掉,這一來一回的心力耗損,真是令人疲憊不堪。
跟理工腦爸深談後,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沒辦法存錢就沒辦法累積財務自由的資本,也就沒辦法給孩子一個了無負擔的未來。但懶媽又真的太散了,記帳最多持續1個月又故態復萌。為了幫助自己控制花費、養成儲蓄習慣,懶媽最後發現,只要掌握以下幾個簡單的原則,就能每月存下預定的金額。
原則1》等價換算
說真的,人生的一切都是「等價」換來的,如薪水是用時間與精力換來的、擁有孩子的幸福是用單身的自由換來的、物品是用金錢換來的、高投資報酬率是用高風險換來的。
一個上班族的月薪若是新台幣4萬元,一個月工作天數22天、平均一天工資為1,820元,1小時時薪約為220元,買任何超過900塊的東西,可是得花半天時間才能賺得回來。
這樣的換算法雖然很現實,但卻很有警示意味。每每懶媽想花什麼錢時,只要在心底做個簡單的換算,想消費的念頭就被打消一半。
原則2》先存後花
最厲害的人不是很會賺錢的人,而是很會存錢的人。月入10萬元存2萬元,跟月入5萬元存3萬元,比較早達到財富自由的當然是後者。所以懶媽每月分配薪水的公式為:收入-儲蓄=支出。
薪資的30%會先畫分進不能挪用的儲蓄類別,剩下的部份,才依實際消費情況去規畫不同類別的支出限額。
原則3》限定花費
人對同樣的開銷,心中的定義卻大不相同。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的「心理帳戶」觀念,他解釋道,每個人心中會將錢不同類別和用途進行分類,並打從心底認定某些類別值得多花一點錢。
就像用現金付款跟用信用卡付款,付出的金額雖然相同,但掏現金付款時心會痛一點。
為了避免自己落入這陷阱裡,懶媽採用「現金袋記帳法」。
每月一收到薪水,就先規畫分好每一類開銷當月的消費上限。懶媽是依「食、衣、住、行、育、樂、信用卡」做分類,不同類別的開銷會分開放在透明資料袋裡,袋外會貼上便利貼,每次取錢時,就在便利貼上註明消費金額(若怕記錄太瑣碎會容易放棄,可以設個額度,多少金額以上的消費就要記錄)。
購物透過線上付款後,也立刻從該類別中取出現金放入信用卡的資料袋裡。這樣做的好處是,看到鈔票一張張減少,花錢如流水的感覺會非常明顯,而產生心裡的嚇阻作用,每月也要結算清點該月超支項目為何,超支原因,並進行預算或消費行為的調整。有時,我們是大錢少花,小錢太常花,這些亂花的小錢,就是我們每月漏財的地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文青懶媽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小檔案_文青懶媽
文青懶媽。 當文青是我畢生夢想;懶是我閒適自在的狀態;媽是我重生轉換後的身份。希望帶著孩子一起看得更多、走得更遠,於是致力於推廣「親子共讀」與「簡單生活」。 成為「整理師」後,讓我能走入各個家庭;希望透過整理,讓大家都能擁有閒適的餘裕。 能將有限的時間運用在重要的陪伴上,能將注意力放在美好的事物上。
延伸閱讀
▶存不了錢的小資族,想用投資多賺一點可行嗎?理財規畫顧問蔣竣植:打破4大迷思,重掌人生財務主導權
▶省吃儉用想提高儲蓄率,偶爾花錢犒賞自己卻換來滿滿罪惡感?理財達人佑佑用「倒扣記帳法」,破解儲蓄率迷思
▶省錢比你想的還簡單!7招必學的無痛存錢術,默默放大你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