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抗不理性的行為
人非聖賢,也不是機器人,不是完美的我們,在生活中所下的決策,會經由個人的經驗與認知彙整之後,才下定。但是,儘管有了認知,能否實際執行卻又是另外一件事情。
比方我們都知道運動帶來的好處,抽菸的壞處,過多的糖分所帶來的身體損害,人們卻不一定會避開或是設法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在投資的領域更是如此。
譬如關於再平衡,我們從眾多研究發現,再平衡可以幫助投資人控制風險,堅持長期投資的好方法。
表1:再平衡的情況比較
圖片來源:小資YP投資理財筆記
但是眾多數據顯示,實際上有在做再平衡的投資者,少之又少(AOA內建再平衡機制)。
而另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從SPIVA對於主動投資者績效研究的專業報告中,很清楚告訴大眾,長期投資維度下要獲得比市場更好的成績,是非常困難的。
10個專業股票交易者中,平均來說只有2個可以實現擊敗大盤的目標。但是散戶卻認為自己就是那2位,這正是非常不理性的決定。
因此,就我看來,要避免這些過估自己行為的事情發生,首要就是要有正確的認知。
如果你不了解再平衡(最佳的3種策略),沒聽說過再平衡,你便會放任投資組合失衡,但是如果你知道了,你也理解不做再平衡這項行為所帶來的後果,那最後做與不做的選擇,便是靠你自己的決定。
不過,如果這些麻煩(無聊)但能帶給你益處的方法,你沒有辦法自律的堅持執行,換個角度來看,其實這就是因為你個人的行為,導致風險控管、績效變差的原因。
投資的過程就跟生活沒什麼不一樣。
你可能一開始沒有足夠的認知,後來你獲得了些知識,這些資訊可以幫助你達成目標,但是往往要不要執行,甚至反其道而行,才是最關鍵的一刻。
而從一開始實驗告訴我們,人們對於比起幫他人做出決定,我們對於下定影響自身的決策,很可能存在更多的盲點。
投資人要不要挑戰大盤、透過自行選擇股票,時常盯著股票進進出出,獲取比市場還高的報酬,你或許覺得你可以,但是不妨看看我的《一年投資5分鐘》,從第3者的角度檢視自己的投資理念與組合,或許你會找到投資中的盲點,進而更順利完成自己的財務目標。
本文獲「小資yp的投資理財筆記」授權轉載,原文:穿越牛熊市場,掌握投資中最重要的成本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央行升息、高房價時代下,身上的房貸愈快繳清愈好嗎?達人3張表算給你看:資金這樣配置CP值更高
▶複利也適用「82」法則?達人算給你看:掌握複利下這3個關鍵數字,加速存到千萬退休金
▶獲取超額報酬好吸引人,但真做得到嗎?從歷史數據找答案:打敗大盤次數少之又少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