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自學網
  • Smart自學網 財經好讀 好生活:進修充電 擔心房貸的束縛感,更捨不得父母天天爬樓梯...從租屋到有房,他:這4個改變無價
    好生活 > 進修充電

    擔心房貸的束縛感,更捨不得父母天天爬樓梯...從租屋到有房,他:這4個改變無價

    撰文者:Neil |@neil.habit 更新時間:2023-04-24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關鍵字:

    存錢 理財 買房 投資 儲蓄 房貸 方格子 Neil

    我是在2021年8月份購屋,當時我人在台北,透過遠端與家人的協助之下,做了這一項完全不在計畫內的決定——買房。

    約莫是在去年就已經寫下這篇文,一直難以使用IG貼文的格式傳達出內容,再放下去可能真的要發霉了,決定在這裡發布出來,為自己留個紀錄。

    這篇文主要想聊聊,買房前的掙扎與之後對我的生活習慣起了哪些重大改變。

    買房前的掙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相當渴望自由,不想被束縛,再加上原生家庭的影響,「房貸」2字給我一種不自由的感覺,也正因為對房貸與購屋的認識太少,導致產生種種負面的想法,我吸引到很多這類的論述:

    買房後會造成財務壓力、不買房比較自由、不買房資金調度靈活度高、房子不是資產是負債(這個應該是最經典的)。

    除了對自由的渴望,更深一層的我卻又期待自己能被認可,成為家人的依靠(不曉得現在更年輕一輩的人還會不會有這些想法和觀念),不過真的比較起來,我認為自己還是渴望自由 > 渴望認可。

    倘若跟隨著我的所欲「渴望自由」,那麼買房大概都不會是最優先考慮的事,而最後會決定擠出存款的關鍵是「所需」,爸媽實際生活上需要、精神層面也需要,即便當時我的實際生活不需要,但精神層面卻也還是需要的,因此選擇承擔下來。

    為了什麼買房?

    買房的主要需求是給爸媽住,爸媽的起家厝是一般的公寓,以他們的年紀來說每天爬5樓是愈來愈辛苦,雖然原本也有考慮過先從租房開始,先實際體驗合適的居住環境,是否真的要買房之後再慢慢做決定,畢竟買下去之後變動的空間不大。

    不過最後就如同前述提到的「根據實際的需求和家人間的共識」做出了決定,而在選擇物件方面,也不追求太多額外的東西,僅從務實層面考量「所需」,所以不搞大裝潢,只做符合需求的事,畢竟我買房又不是要買給誰看的。

    由於正逢我想要離職嘗試一些新的發展,我也懶得去在意可能會有的閒言閒語,算一算開銷以及一些不確定因素,決定就直接先回高雄與家人同住於新家,也慢慢處理舊屋的部分。

    回高雄等於原先我在台北的租金轉為房貸,而在入手房產後的這1年,我也發現自己的許多習慣跟著起了變化。

    對生活習慣的影響?

    1.物慾變得更低

    從付租金變成付房貸後,即便金額差距不大,但是我的物慾變得更低了,我變得幾乎不太看網購、別人貼什麼酷東西也比較無感,除非工作上有需要添購器材,否則大多只會買貓食和書,主要的開銷還是以家用為主、帶父母出遊、健康需求等開支。

    2.觀念上的轉換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在台北5年付房租付習慣了(這也會成為習慣嗎?),每個月付出去的房租是不太有感的,並不是說這一筆開銷完全沒有壓力,而是「不會覺得需要做出什麼改變」,有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感覺。

    有了自己的房子後,每個月付出去的都是自己的,雖然我不認為房貸需要繳一輩子,但也因為有了房子發現多了一些可彈性運用房產的方式。

    3. 更注重儲蓄率

    想特別補充,買一間房不會只有表面上看到的支出,日後產生的開銷以及現金流情形建議多考慮進來,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就我的實際情況來說,雖然我本人物欲不高,但日常開銷卻比台北高,因為回到高雄後,家裡8成、9成以上的開支都由我負擔,也會有一些突發的事件需要開銷,好在平時我就一直不斷提高自己的儲蓄率以備不時之需。

    因此,建議大家可以依據以下這個公式來處理每月進帳的收入:

    「收入-儲蓄=支出」
    優先的儲蓄,再去看你實際剩餘可支出的,也就是說你能夠知道目前的情況下,你所能夠做到的最大儲蓄率是多少。

    4.在相處中學習

    什麼意思?直接給結論「溝通的習慣、陪伴的習慣、聆聽的習慣、轉念的習慣、深呼吸的習慣。」

    其實我曾經是那種想幹嘛就幹嘛的人,很幸運的父母也不太限制我,5年、6年前找到台北的工作、租屋敲定後,我就說「下禮拜我要去台北工作了,掰掰」,想養貓,就跟我的吉他課學員領養了一隻貓直接帶回家等等,還有許多我行我素的事情...。想想真的是不太OK。

    5年、6年後回來與家人同住,我把那樣的個性盡量放一邊,先聽他們說、先觀察他們的所需、照顧他們的情緒也照顧自己的情緒、忙碌也盡量提醒自己多給予陪伴,經過了1年,對我來說不只是買了1間房,每個月的房貸就像是學費一樣,讓我學到更多與家人的溝通和相處,每天總是會有新的體悟。

    綜合以上的分享,絕對不是跟你說要不要買房,你的情況跟我大概率不相同,在這裡僅僅是分享我的歷程,你的部分需要你自己決定。

    最後,我堅信最好的學習就在生活當中,經由觀察、內省、行動逐漸養成習慣,若你真的想要追求真正的理想生活,從生活中開始這一連串的步驟,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本文獲「方格子直送計畫」授權轉載,原文:買房後對生活習慣的4個影響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準備買房了,房貸申請該選銀行還是農會?後悔了怎麼轉貸?過來人一次分享
    不同年齡層,買房考量大不同...房產達人幫你分析,人生3大階段的購屋重點
    1000萬該買新北房還是投資?艾蜜莉分享經驗:選投資,除非遇到好價好物件

    小檔案_Neil | @neil.habit

    Neil習慣力 | Neil Habit 創辦人・在軟體科技產業多年,2019自覺職涯不該只有一種選擇而深入自我成長之旅開始自媒體創作至今,職涯生活也因此出現了大轉彎,現職為專業經理人,同時也是一位內容創作者以及Podcastor初心者。


    如果您想收到更多理財訊息,您可以按此: 訂閱電子報
    1 
    精選推薦
    1/4 陳啟祥《下重注的本事》價值投資獲利方程式 直播課
    課程好學 1/4 陳啟祥《下重注的本事》價值投資獲利方程式 直播課 大師精髓觀點 x 決策融會貫通 x 台股實戰操作● 經典工具書的重要指南,理論及實務靈活應用● 變動緩慢的單純事業,更能精準估算
    雷浩斯 存好股又賺波段!價值投資2025最新版 直播班
    課程好學 雷浩斯 存好股又賺波段!價值投資2025最新版 直播班 掌握查理蒙格的投資智慧與致富哲學★價值投資新思維,有感升級你的致富策略★掌握市場週期,擬定波段策略和存股邏輯★決策樹思考模型,巴
    雷浩斯 存好股又賺波段!價值投資2025最新版
    課程好學 雷浩斯 存好股又賺波段!價值投資2025最新版 掌握查理蒙格的投資智慧與致富哲學★價值投資新思維,有感升級你的致富策略★掌握市場週期,擬定波段策略和存股邏輯★決策樹思考模型,巴
    12/1【新書分享會】謝士英《一起存股去!》高雄場
    課程好學 12/1【新書分享會】謝士英《一起存股去!》高雄場 股養股、利滾利,財富自由倒數計時!退休教授謝士英,45歲才學存股,55歲就退休,至今股票市值突破6,000萬元,年領約250萬元
    特別企劃
    達人帶路,保單不再霧煞煞!
    達人帶路,保單不再霧煞煞! 達人帶路,保單不再霧煞煞!...
    不懼市場變動 資產穩健成長
    不懼市場變動 資產穩健成長 不懼市場變動 資產穩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