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這樣挑
每年平均花15萬買保險,但關乎健康的癌症險呢?7大常見醫療項目務必納入給付
撰文者:小花平台 更新時間:2023-05-03
瀏覽數:4,387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數年前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的「爺孫戀」當事男主角資深音樂人李坤城日前因為大腸癌病逝,享壽67歲。據了解,李坤城1年前曾對外表示自己的健康檢查結果「一切正常」,甚至連三高都沒有,比年輕人還要健康…,但最後卻因大腸癌病逝,獨留小40歲妻子林靖恩,令人不勝唏噓,也不禁感嘆「癌王」確實可怕。
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癌已經連續15年蟬聯國人10大癌症榜首,成為名副其實的「癌王」。說到大腸癌,近幾年國內有不少名人,包括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都是因為不敵大腸癌病逝;另外,立法委員余天的女兒余苑綺則是因為直腸癌病逝。
這樣看來,罹癌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現在年紀輕輕,癌症可能就會找上門來,因此小花平台提醒,不管男女老幼,都應該提早做好防癌準備,「及早未雨綢繆,才能防患於未然!」
買了癌症險,但有買到重點嗎?
台灣人是出了名的愛買保險,平均每人每年會花費超過新台幣15萬元購買商業保險,但是花了那麼多錢,真的有買到重點?
目前市售的癌症險種愈來愈多,在癌症險所有的給付項目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一旦確定罹癌後,可以直接領取的「初次罹癌保險金」額度,只要符合保單條款中約定的疾病定義及接受住院或是手術治療,都可以申請理賠,「被保險人可以自由運用這筆保險金,不論是用作其他治療支出或是作為治療期間生活費用,對於罹患癌症的被保險人來說,不啻是最直接的幫助。」
除此之外,現行癌症險種類日益多元化,給付內容也大不相同,像是初次罹癌、癌症住院醫療、癌症手術醫療、癌症出院療養及癌症門診醫療、放療、化療保險金等,都是罹患癌症時比較常見的醫療項目,也就是說,這些都是民眾投保癌症險必須要納入的基本考量。
之所以有這麼多選項,最大的原因就在於現今醫藥科技不斷進步,除了傳統的手術治療、化學或是放射線治療外,近幾年標靶藥物和免疫療法也加入治療行列,癌症存活率與治癒率因此提升不少,癌症已從過去人人聞之色變的「不治之症」,逐漸轉為可以控制的「慢性病」,因此建議癌症險投保內容更多元化,以因應不同階段的保障需求。
除了癌症險外,不妨也可善用其他商業保險,像是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重大疾病險或是重大傷病險等,亦都是不錯的選擇。
舉例來說,鑒於癌症新藥和新療法多屬於自費項目,此時如果有投保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就能派上用場,當需要住院或是使用新式手術等自費醫療項目時,可以獲得更加全面的理賠保障,「在保障的範圍及限額內,花多少就賠多少!」
本文獲「小花平台」授權轉載,原文:「爺孫戀」李坤城健檢OK仍癌逝…警惕:無關老幼,及早做好防癌準備!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家庭經濟支柱一定要買失能險!一篇看懂失能險挑選5大重點
▶保持健康也能賺回饋?用外溢保單養成運動習慣,還有望享保費折減跟免費健檢
▶投保小知識》買保險不是付錢就好,繳費前後「3關鍵」保護自身權益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