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Fed強勢升息打通膨,究竟通膨是如何發生?從經濟學角度剖析,其實通膨沒那麼可怕

撰文者:Jet Lee的投資隨筆 更新時間:2022-10-03 瀏覽數:2,870


金錢的意義——承諾與實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金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或許你跟我之前一樣,覺得金錢、貨幣就是辛勤工作後,所換得的籌碼或是工具,也就是你產出的證明。可是如果我告訴你,貨幣其實是你的信用、承諾所產生,而且發生的時間點是在你努力工作之前。你會不會覺得很懷疑?

這本《通膨的恐懼》其實正是要告訴你,貨幣是國家為了刺激經濟發展、調控通貨膨脹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說,並不是因為整個社會產出了多少商品或是服務,所以才「印」出相對應的貨幣數量。


如果你保有貨幣就等於某種資產的價值,那你應該還以為新台幣發行是根據央行存了多少黃金。但這不是事實,因為現代的貨幣發行,是根據「信用」。

央行發行貨幣,必須要取信人民,讓人民相信這個貨幣是可以換取維持生活所需,具有增加私人財富的效力。所以不管有多少貨幣、鈔票被產生,只要能維持足夠讓人民維生的信用,這個貨幣就是有效的。也不存在通貨膨脹的問題。

國家靠公權力維持貨幣的公信力
那麼國家如何讓人民相信央行或是委託台灣銀行發行的新台幣呢?一切在於公權力。當你只能用新台幣去繳納稅負,當你在市場上只能用新台幣買到生活必需品。你就沒有其他的選擇,只能相信新台幣。

但這是因為如果你不用新台幣繳稅,你就會面臨被國家懲罰的危機。當你使用其他不被國家所認可流通的貨幣,那麼你的生命就會面臨極大考驗。

而國家央行需要負起的責任是,注意貨幣的發行數量是否可供人民換取所需。如果整體社會的產出趨緩了,那就不能讓過多貨幣在市場上流通,因為當你持有新台幣卻買不到柴米油鹽醬醋茶,那人民就會對新台幣失去信任。

但相反的,如果社會上充滿消極的思想,不再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央行就會釋出貨幣,刺激人民消費,有了消費行為社會才會運轉,大家才會想要賺更多錢,經濟自然會開始成長。

發行貨幣是種預先借支的行為
所以央行釋放、回收貨幣,其實就是在整個經濟循環週期中週而復始。那央行怎麼發行貨幣的?很簡單,把要釋出的金額,發到私人銀行就可以了。然後央行發行的貨幣數量就會變成國家的債務。因為央行是奠基於人民的信任來發行貨幣,但這些貨幣必須具備可以讓人民兌換的能力。所以在紀錄上,這是一種預先借支的行為。

但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奇妙的地方?國家是由人民所組成,而國家政府透過央行預支人民的信任發行貨幣,所以產生的「國債」也是由全體人民共同承擔,但這些貨幣最終又流通到全體人民手中,變成私人的財富。那就不等於我們自己跟自己借錢,變成個人財富以後,又再透過稅收或是其他方式償還我們跟自己借的國債嗎?

所以國債高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通膨及通縮。如果整個貨幣系統運作良好,國債變高不就等於國民的財富也變多了。因為全體人民財富變多,國家才有能力持續增發貨幣。

通膨並不可怕,關鍵在央行調控貨幣的能力
也就是說,通膨其實不可怕。相反的,不通膨代表的就是整個國家的成長陷入遲滯或衰退,所以央行才必須進行貨幣調控措施。

至於央行要怎麼調控貨幣的流通數量?有很多種方式,例如發行或回購債券,調高利率,增加稅收項目或是調高稅負金額。那麼回收的貨幣可以怎麼處理呢?在經濟低迷的時候使用帳上的貨幣去開啟公共建設。

透過進行公共建設讓貨幣開始在社會上流通,大家持有貨幣就會進行消費。這樣就能刺激經濟發展。

所以是因為央行印鈔太多導致購買力下降而產生通膨的嗎?不,其實是整個社會的產出不足以支撐現行流通的貨幣數量,而後央行才開始進行調控。

投資人藉由判斷央行動向,建立投資分散組合
那這跟我們做投資有什麼關係?關係很大啊!如果央行發現經濟過熱需要開始減少貨幣流通量,你覺得金融市場會不會出現波動。如果央行讓利率高到等於或是超越投資股市、公債的預期報酬率,你會不會想開始把錢存回銀行。

不用承擔波動卻可以得到同樣的報酬,我為什麼有需要承擔風險?

這就是市場上大多數人面對經濟循環的想法。看到央行開始進行調整,投資人才會跟著讓自己的投資轉向。但如果你想要得到比其他人更好的投資報酬,那不是應該在大家用鈔票拱高股市價格時,你就把部分貨幣拿去放在未來央行進行貨幣調控會使用的工具上嗎?

等到大家開始追捧高利存款,或是相對於股票能換到更多貨幣的公債,你不就可以趁這時候拿這些工具跟市場交換到更多貨幣,然後投入大家不要的股票資產嗎?因為等到經濟大好的時候,你現在換到的股票,就能在未來得到更多的貨幣。

建立分散投資組合不是只單純看價格波動進行套利,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可以長期兌換足夠貨幣的模式。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本書很傳統、很中心化的為央行護航。或是對於貨幣所代表意義有不同觀點。不過我還蠻支持作者貨幣發行是根據信用及承諾的觀點。因為現實來說,人類社會比較像是奠基於信任「未來可以得到回報,所以我現在願意先付出」的模式發展,而非是你得先有產出才能享有別人付出的狀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Jet Lee的投資隨筆

延伸閱讀
為什麽Fed利率政策這麼重要?3分鐘看懂美元背後的經濟運作
Fed升息抗通膨!亞洲貨幣今年來倒成一片,當中以日圓跌幅近20%最慘烈
買基金,該選配息型好還是累積型?配息和配權是什麽?一文看懂基金背後的配息機制與邏輯
存股領息該留意什麽?擔心存股變「存骨」,這4重點務必先掌握
大變局年,6大投資重點一次看


通膨的恐懼:消除你對貨幣供給過多的疑慮,從聯準會政策看收入、失業率、惡性通膨問題的解答
作者:
羅伯特.霍克特(Robert Hockett)、亞倫.詹姆斯(Aaron James)
譯者:劉奕吟
出版社:樂金文化
出版日期:2022/09/07
作者簡介_羅伯特.霍克特
擁有在國際貨幣基金(IMF)和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工作的第一手經驗,並為美國許多聯邦、州和地方立法者和監管機構擔任顧問。他協助起草眾議員亞歷山卓.歐加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提出的「綠色新政」,並就經濟政策提供一些正式建議。他是康乃爾大學的愛德華康乃爾法學教授、公共政策教授,也是《富比士》(Forbes)雜誌的定期撰稿人,寫作內容涵蓋金融、經濟、法律和司法。

作者簡介_亞倫.詹姆斯
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哲學教授。著有《實踐中的公平:全球經濟的社會契約》(Fairness in Practice: A Social Contract for a Global Economy)、《混蛋理論》(Assholes: A Theory)、《混蛋:川普的理論》(Assholes: A Theory of Donald Trump)、《衝浪板上的哲學家:從現象學、存在主義到休閒資本主義》(Surfing with Sartre)等書,以及許多學術文章。

譯者簡介_劉奕吟
曾任投信公司產品經理、機器人投資顧問公司研究員,目前為自由工作者。譯有《指數革命》、《當代財經大師的選股邏輯課》、《鄉民的提早退休計畫〔觀念版〕》等書。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