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投資標的波動算是風險嗎?過來人當頭棒喝:「這件事」才是最大風險

撰文者:三明治先生的理財筆記 更新時間:2024-02-21 瀏覽數:3,434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DS}

一般而言,我們會跟著基金、股市交易員一起,把股票的「波動」稱為風險,但仔細想想,「波動」對你而言算是風險嗎?

投資標的「波動」算是風險嗎?

基金不喜歡波動,因為波動會影響他們的基金規模,而且投資人可能會看波動太大而撤回資金。


因為基金的規模都比較大,如果跌到一定程度導致許多投資人撤資,可能在賣股的過程中,進一步讓股價更下跌,導致更多人想撤資,這不是資金經理人想看到的。

因此「波動」對他們來說是實在的風險,為了避免這種情形,他們會在投資組合裡加入債券、負向因子的標的物來中和基金的波動。

但對長期投資的個人來說,波動不是大問題,反而是長期的投資報酬率才是問題。

「長期投資報酬率過低」才是個人風險

換句話說,你不應該把個人的「風險」定義為波動,「長期投資報酬率過低」才是。

舉例來說,30年後,你投資的標的報酬率如果是8%,資產已經成長10倍了;而如果你投資在6%的標的,只會成長5.7倍。

2%的報酬率在30年的期間裡,就會造成這麼大的差距,更別說如果是投資在儲蓄險(2%)、定存(1%)那差距會是多大啊。

「波動」會在你賣出股票時影響你,你如果在下跌20%時需要賣出股票,這樣等於你的成本是1.25倍(1/0.8),累積資產的過程則沒有影響,長期而言你會在漲20%與跌20%時都買進股票,所以會自己中和掉。

那你可能想到了,30年後我們退休了,波動對我們來說不就很重要了嗎?萬一在退休前遇到世紀大崩盤,資產跌掉50%不就麻煩大了?

我們再看看前面的例子,投報是8%的情況下資產變10倍,再腰斬以後變5倍;而投報是6%時資產變5.7倍,腰斬後變2.85倍。

這2個哪個風險大,就算後者因為波動低只跌30%,是不是還是投報高的好很多。

更別說你在退休前,可以針對投資組合做調整,慢慢把資產波動調低下來,花個5年時間慢慢調整,相對30年的長區間,也不會影響報酬太多。

最大的風險是錢花完了,人還沒死

綜合來說,「波動」對大基金、短期投資人來說是風險,但對長期投資人來說則不是。長期投資人應該看重的是「投資報酬率」,愈高愈能累積資產。

最大的風險是錢花完了,人還沒死,因此在退休前,你要怎麼累積到足夠的財富是理財的重點。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上面講的適用於「只進不出」,因為不賣出,所以不用理會波動,只要長期來講報酬率好就好,所以如果近期有計畫花費,像是買房換車之類的,可以保留一筆低波動的項目,視時程而定,低於1年的建議直接用定存來規畫。

大多數情況下,個人長期投資不需要考慮波動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會使你不得不賣股,不論你用期貨、融資或是其他方式開槓桿,都會面臨到「維持率」的問題,也就是跌到一個程度時,證券商會要求你補保證金,不然就會幫你賣出股票。

有沒有像基金經理人,如果下跌了投資人就想撤資了,你就很可能會被迫賣出股票。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得回到他們那種思考模式,波動會是需要考慮的風險。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個人長期投資不需要考慮波動,「報酬率不足」才是你最大的風險。

本文獲「三明治先生的理財筆記」授權轉載,原文:你有認清風險在哪裡嗎?你所認知的風險,可能根本不算風險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多頭行情旺,申請信貸開槓桿可行嗎?忽略這4個魔鬼細節反而讓自己壓力山大
有在買股票卻不知道自己為何買?投資達人:沒做好這些準備就進股市,小心變成賭運氣
堅信過去經驗卻慘賠,投資最大心魔你克服了嗎?3作法有效擺脫「賭徒謬誤」

在被理財、教養及職場三重夾擊的30多歲年紀,靠閱讀充實生活及理財相關知識,秉持輸出才是吸收的初衷,每天下午6點更新我的想法,如果你也對這些議題有興趣,不妨追蹤這個粉專吧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