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股點評

台積電赴美設廠,半導體人才掀遷徙潮!工程師想外派至美國,至少得先過這「3大關」

撰文者:風傳媒/周康玉 更新時間:2022-12-21 瀏覽數:2,968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區7月上樑後,12月6日舉行進機典禮(first tool-in)。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自11月1日起,台積電工程師搭包機飛往亞利桑那州廠-Fab 21,表定每兩週1班、共6班包機陸續前往亞利桑那州廠區。

台積電自去(2021)年初開始陸續內部「宣傳」,定期召開招募說明會,業界人士原預期,美國廠區因座落在亞歷桑納州鳳凰城附近,並非最熱鬧的華人區,內部恐乏人問津;然根據台積電工程師透露,說明會不僅場場爆滿,員工反應還十分熱烈,形成一股「外派熱潮」,導致申請反而變得「僧多粥少」。



台灣半導體史上最大人才遷移
台積電曾表示,亞利桑那州廠員工將有2,000人左右,未來將以當地招募人才為主,然在台灣亦需招募技術員(technitian)擔任產線在地化的訓練種子,業界粗估,技術員需求也在上百人之譜;再加上研發工程師初期招募300人赴美,業界認為,這將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史上規模空前龐大的一次人才遷移。

這次台積電包機帶著工程師出發,預定一共6班包機,以每班飛機300人(含家屬)、平均一家3口估計,1班飛機至少載走上百名工程師。

對此台積電表示,台積電國內外每個新廠都有短期外派工程師,且外派人數跟總體員工數比起來都很有限,此外,赴美的人也包含先前在台灣受訓的美國員工。

何以得知台積電工程師爭搶外派美國的機會?從兩個現象可觀察。首先,根據台積電工程師表示,由於Fab 21是全新廠區,產線須重新建設,公司第1波勢必挑選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同時,新建廠房比已經量產的廠房更需要細微調整,俗稱「tune製程」,如果員工沒有一定抗壓性,恐怕難以跟設備商、供應商合作無間(co-work),達成量產進度也就有問題。

在上述先決條件下,台積電人資啟動兩關面試,審查合格者才可接受外派重任。

去美國,至少要「過兩關」與「2位副理級主管推薦」
根據曾經參加過這場甄選的台積電工程師表示,這兩關面試最大重點為「英文能力」和「過去表現」。進一步看,語言需求只是為了當地溝通需求,而過去表現是在公司內表現要「符合期望」;更關鍵的是,需要兩位副理級以上主管認可和推薦,最後一項多少有主觀性在內,因此對一心想外派的工程師來說,主管認可才是最難的環節。

根據台積電主管透露,新建廠房是頗為辛苦的過程,除了上述所提及專業技術和語言能力,抗壓性更是重中之重,能否隨時回應老闆交代?或者配合加班?都是新建廠房時最需要的人力調度和部署條件。綜合上述,台積電審查赴美興建亞利桑那州新廠的用意,就是要確認外派員工有無足夠深厚的「台積DNA」。

第2,台積電主管級員工是惟有上級指派時,才有資格赴美。換言之,被指派到當地的主管不僅得到一種認可,更暗示未來在公司升遷的潛力大過其他人。

當然,要使這兩個現象成立,還是需要足夠的「薪資福利」誘因作為基礎。據了解,台積電給外派美國廠員工的薪資為底薪給予雙倍金額,分紅則與台灣各廠區大致相當,同時維持台灣總部的配發方式,即當年度分紅在2月、5月、8月、11月分別領取1/8,另外1/2則在下年度8月才可領取。

半導體業內人士初步估算,台積電工程師年資在6年至10年左右者,平均年薪在280萬元至350萬元,他們若外派到美國後,年薪可望達400萬到500萬元。

從宏觀來看,自2019年中美貿易戰以來,促使半導體產業成為政治舞台焦點,台積電因為在產業界具領導地位,成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口中的「兵家必爭之地」,在全球政經大環境的改變下,台積電從對海外設廠的觀望態度,走向積極評估;且在不到1年的時間,2020年中拍板決定要赴美國設廠。

此後,台積電Fab 21自2021年底動土、2022年12月進機、2024年量產,除了砸鉅額資本支出蓋廠外,更進而掀起最大的人才遷移潮,此一現象在半導體業界幾近史無前例。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來去鳳凰城》半導體史上最大人才遷移、一班載走上百位工程師!台積電美國廠職缺超搶手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市場看淡我貪婪再+1!股神出手掀反彈行情,台積電2023年還能買?業界人士這樣看
台積電美國擴廠,台灣人才與技術恐面臨外流危機?一文梳理背後的產業布局與脈絡
定期定額存股》存股不只神山、金融股受寵,00878、0056也搶手!2張表看懂大家定期定額都愛買什麼?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

「風傳媒集團」是一間從媒體、優質內容出發的網路科技公司。秉持「忠於真實,看見未來」的理念,由一群來自各個領域,對社會進步發展有熱情的人所組成。期望藉由先進的網路技術、社群的凝聚及擴散,讓多元的意見被包容接納,並開啟更多理性思辨與對話的空間,進而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風傳媒》以宏觀的視野,掌握台灣、國際、兩岸、地方的政經脈動及生活態度,用真實與進步的價值觀,持續耕耘原生新聞、深度報導及多元觀點,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優質的內容,帶來對生活的美好實踐。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