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總覺得同事能力「還沒到」?沒有人會完全準備好,給予空間更能激勵成長

撰文者:職場裡的人類圖 更新時間:2025-04-02 瀏覽數:1,077

關鍵字:

職場 管理 晉升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我知道,不管同仁的能力到或不到,現在都到了,我應該拿出上位者的胸襟和肩膀,給同仁空間學習謀略和協作,並讓同仁證明自己值得這個位子。

之前我和職場的老友,總是不約而同地碰上一樣的問題:資深的團隊同仁想再往上晉升,不過,對方再往上1級的能力水準,我和老友評估後均以為「差了一點,還沒到」。

此情此景,職場司空見慣,處理起來並不困難,棘手的往往是,這個晉升與否的決策,直接關係著同仁的續職意願,無論溝通的過程有多具體或正當,也會大幅影響同仁的工作表現。一拍兩散之後,似乎也坐實了我們的評價,「這個人的能力和時候,還沒到。」


然而,這一次,局勢於我有些不同,驅使我做出了有別於以往的決策。

同仁的落地執行力沒話講,更是團隊裡年資最長的員工,對組織別具指標與精神意義——不過,晉升的考量,絕不僅止於「會做事」、「待得久」這2個條件而已。愈往專業經理、團隊管理的職級靠近,「懂謀略」、「擅協作」的人格特質反而愈為關鍵,其餘的標尺,諸如膽大心細、突破創新、成長思維等,則端視不同組織的特色和發展,各有比重權衡。

看著同仁的檔案與實績,我很清楚,又是一個「還沒到」的狀況。照著既定的流程和同仁談話的氣氛,卻讓我猛然碰觸到忽略已久的事實:我們是用什麼心態,來管理和縮短「到與不到」之間的落差呢?

同仁說,這個期望他溝通了很久,也為此努力過,現在已經呈現半放棄狀態,有或沒有,都無所謂了,因為不管再怎麼下苦功,老是有毛病可挑,一直被告知「能力還沒到」,感覺永遠也到不了。

這番話莫名觸動了我。回想起上一份工作,四處謀求晉升機會而得不到正面回應的那段時光,真是對我力求上進的沉重打擊;到最後,我甚至提不起精神上班,也成為促成我離職的主因。

那時候,如果有管理者願意積極因應員工「到與不到」的問題,結局也許會有所不同。

我隔桌看著同仁的眼睛,身為空降主管,我知道我的任何決策都會被放大檢視,特別是明知員工的能力有所不足仍批准晉升,可能存在極大風險。但我還是想揚棄過去的管理成見,給彼此一個新的機會。

我第1次被拔擢為主管的時候,若依現在的嚴苛眼光觀之,各方面的水準都還差遠了。但上位者看重的是,我擁有一顆堅毅又溫柔的心,任何目標和人事,都能在我這裡得到完成與支持;至於我欠奉的能力,當年的老闆是這麼說的:「我從來不用真正準備好的人,因為這樣的人不存在。但我永遠保留舞台,給最想上台又不怕出乖露醜的人。」

能力,有時是需要有位子來催化、砥勵的。自覺名實不符的那幾年,是我根基紮得最穩的黃金時期,即使提槍上陣、灰頭土臉,也如同陽光雨露的照拂一般。

於是,我一面和同仁溝通晉升之後的產出期待,一面和組織提出晉升決議。做出這個決定之後,心裡異常平靜——我沒有討好同仁的用意,也不先預設最壞結果,和數十年前我第1次在廁所洗手台、被老闆告知即將接下主管位子的那一刻,心境上有奇異的重疊。

我知道,不管同仁的能力到或不到,現在都到了,我應該拿出上位者的胸襟和肩膀,給同仁空間學習謀略和協作,並讓同仁證明自己值得這個位子。因為,給我位子的老闆們,儘管看到了我的空缺,也相信這個空缺不是絆腳石,而是成為替我奠基往上的墊腳石。

本文獲「職場裡的人類圖」授權轉載,原文:到不了

延伸閱讀
決策出錯,力挽狂瀾仍失敗…作家分享經驗:有時讓事情發生,才知怎麼做最好
放棄堅持行事,讓決策往有利自己的方向發展!職涯發展顧問分享:如何發揮個人影響力
好習慣改變人生,但老是半途而廢?善用「2分鐘原則」助你目標達陣

被職場耽誤的人類圖探索者,也是不帶電的投射者。

2/4直覺權威投射者,情緒、薦骨、根部、意志力,四大皆空,假冒「偽生產者」長達20年。六年級後段班,世俗價值裡的職場中堅。 人類圖使我相信,荒蕪的沙漠盡頭,將有汪洋湧泉,卸除制約後,我終能回歸愛之船本色。如果,你正處於沙漠之中,這裡有一些試驗過後的路徑作為參考,但願我們節省氣力,少繞遠路,互相扶持。

粉絲專頁:職場裡的人類圖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