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健康

同款葉黃素保健品為何售價差很大?生醫材料執行長親揭保健品「成本結構」

撰文者:食力 更新時間:2024-04-05 瀏覽數:2,799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DS}

挑選保健食品前,消費者可以先釐清保健品的成本結構及定價規則,並理性評估保健食品宣稱功效。建議透過3大挑選心法來作為消費前的評判標準,分別為「是否真正需要」、「有認證的產品優先」以及「拒絕來路不明且誇大產品」。

同樣是葉黃素保健品,明明都是1個月吃1瓶,有賣2,000元、也有300元的,仔細看看瓶身標示,你更糊塗了:2瓶的每日攝取劑量一樣都是游離型葉黃素30毫克,價格為什麼差這麼多?許多人為健康不惜代價購買保健食品,事實上,保健品貴的未必真的比較好,便宜的可能也不比別人差!


真相1》吃保健食品前,先了解成本結構

在保健食品產業深耕近20年的和聚國際生醫材料有限公司執行長林俊曜,與我們分享保健食品成本利潤結構2大口訣:「532」、「333」。林俊曜說,532指的是產品成本可粗估為原料5成、加工製造3成、外包裝2成;333則是與產品粗估售價有關:產品成本3成、物流行銷通路成本3成、定倍率(商品售價除以成本價格)大約為3。

「一盒成本200元的保健食品,賣2,000元的大有人在。」口訣是粗估,實際上的費用與售價,除了原料成本差異,還會受到公司策略、行銷費用、通路抽成等因素影響,林俊曜說:「今天請1個藝人代言可能300萬元,和沒請藝人代言就差很多。」不只行銷廣告費用會有極大差距,通路成本差異也大,例如部分電商平台會抽到4成、call center(電話行銷)甚至可抽7成。「產品成本若不變,行銷資源花愈多,就會讓產品愈貴。」林俊曜表示。

千金難買健康,保健食品立足在人性渴望健康的弱點上,相較於一般食品、日用品,有更大的定價空間。使用的原料來源不同,就可能對產品成本造成影響,而在產品操作上,又可見有品牌以較低的行銷、通路費用壓低售價,亦有品牌追求高獲利而將售價訂得極高。在購買昂貴保健食品前,仔細閱讀產品資訊、多比較同類產品,冷靜思考後再做出選擇。

真相2》冷靜、理智看待保健食品
宣稱訴求不一定能符合實際效果

由於現行保健食品法規並未規範產品需添加足量功效成分才能作為行銷訴求,因此市售保健品的成分含量差異甚大,不少產品在添加機能性成分時只求「有加」,讓產品可宣稱含有特定成分,但是實際添加量不足有效劑量甚至僅含微量,這種產品當然沒有保健效果,只能買到安慰;甚至有無良業者選擇在前2批製造的產品添加品牌原料,後續則替換為雜牌甚至乾脆不加,僅靠行銷宣傳內容,消費者也無從得知產品的真相。

挑選心法1》先確認你真的需要嗎?

保健食品並非藥品,沒有治療疾病的效果,但既然不是藥品,為什麼還是有許多人吃保健食品時,感受到如藥物治療般的奇蹟效果呢?別忘了「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指的是當人們預期治療是有效果的,那麼即使獲得的是無效治療,人們還是覺得有效。保健食品追求體感,但誰能分辨得出是真的有效,還是安慰劑效果呢?

當身體感覺有異狀時,縱使未生病,也已經是在提醒你改變現有狀態,調整為更健康的生活模式,例如減少不必要的追劇熬夜、嘗試多吃綠色蔬菜,而非靠保健品補充日常生活因偏食未攝取到的營養。除非經過醫師確認身體缺乏特定營養素,並且建議食用保健品來補充,否則均衡飲食仍是保健首選。

挑選心法2》挑選健康食品認證產品優先

由於保健食品產品多元複雜,一般消費者難以辨別實際效果與產品優劣,因此挑選產品時,建議優先挑選有驗證過產品功效、品質與安全性的產品。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特聘教授謝昌衛建議:「有些認證對保健食品的產品功效、品質有更多的查核動作,像是健康食品小綠人標章、SNQ國家品質標章,可以優先挑選擁有此類認證的產品。」此外,保健食品GMP亦將功效成分含量列入審查範圍中,因此也可以列為優先考慮產品。

挑選心法3》不買來路不明、誇大不實的產品

目前除了健康食品可以宣稱13種特定保健效果,其餘一般保健食品提供的是「維持健康」功能,若想要選購有健康食品標章(俗稱小綠人)以外的保健食品,則務必仔細閱讀產品說明與標示,確認是否有標示功效成分以及該成分是否足量、生產製造商是否可靠。

過於新穎冷門的成分,往往科學實證不足;來路不明的品牌,則會在出事時求助無門。如果宣稱能獲得神奇效果,那更該小心!切記,保健食品只能輔助維持健康,不能讓有病變沒病,體虛小弱雞變成強壯鐵牛!

本文獲「食力foodNEXT」授權轉載,原文:為什麼價差那麼大?揭秘保健食品2大真相與3大挑選心法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娘家、威德、葡萄王為何成為益生菌品牌領頭羊?從「4C分析」解鎖消費者為何買單?
新消費者與品牌爭相擠入!破1600億的保健食品大餅如何做大?
【網路流量變現】3天募資突破3000萬打出品牌聲量第一步!理科太太:用時間證明我不只是網紅
食安風暴後...營養保健食品如何讓消費者買單?「專業背景」化身行銷關鍵字

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食品安全事件頻仍,民眾已失去對食品的信心,易被錯誤訊息操弄;當信心崩解、食安支持系統支離破碎,我們相信「食的根本」不應該被拋棄,而是應該將食的正確知識有系統傳遞,重建人與食品的信任關係。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